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马政府执政周年 两岸关系黄金机会

http://www.CRNTT.com   2009-05-20 00:24:23  


张五岳
 

    张五岳: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发展是台湾民众满意度最高的一项

  在马英九政府执政周年的各项议题中,两岸关系的支持度和满意度可以说是最高的,因为无论是台海的和平与发展,到两岸的谈判协商、人员交流,还是两岸一些比较属于官方交流乃至两岸关系总体氛围的发展,这一年来都取得历史性的成效,让国际社会以及台湾民众刮目相看。

  目前的两岸关系,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台海两岸,可用两句话形容:一,已非形势严峻,而是形势和缓;二,目前已经不再是高危期,而是和平发展的机遇期;台海两岸和平发展的重大进展,也顿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年来的两岸关系,大致可从几项指标来看:

  第一,从谈判协商来看:过去短短一年,两岸举办了三次江陈会谈,签署了九项协定外加一项共识,这是过去两岸关系互动历史上前所未见的。

  第二,就交流层次来看:不论是交流的量还是质,也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的交流,都取得重大的进展:陆客观光人数持续的倍增和发展;大量的大陆官员也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到台湾交流访问。

  第三,两岸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迁。三次江陈会谈所签的九项协议,明明白白地宣示两岸关系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历程:由间接变成直接,由单向演变成双向,由局部走向全面。因此,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两岸不论海运直航、空运直航,乃至双方在人流、物流、金流上都走向一个较为正常的开展。

    两岸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接下来,针对两岸关系如何在既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精进,谈点看法。我认为,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仍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第一,两岸经济合作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两岸经贸关系既然在三次江陈会谈之后迈向完全正常化,双向人流、物流、金流已经实现,未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因应东亚区域整合,两岸由经贸正常化进一步走向建立经济合作机制,显然是未来短期之内,两岸必须因应处理之问题。

  第二,如何在目前两岸关系架构下妥善处理两岸的定位问题。在定位问题上,两岸已从过去长期以来“互不承认"进入到“互不否认"的阶段。两岸的政府以及两岸的学界和智库,必须用心思考,如何在两岸目前的架构下适切处理两岸关系的定位,甚至寻求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位置,是未来的当务之急。

  第三,两岸在外交上如何进一步累积互信、强化合作问题。两岸在过去这段期间已经停止了外交上的一些烽火征战和外交资源的无谓浪费,双方也慢慢培养了较佳的默契和谅解,但是两岸在国际空间的问题,如何在既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累积互信、强化合作,有待双方的共同努力。

  第四,两岸军事互信的问题。胡六点中也提到有关建立军事互信、结束敌对状态的问题。因此两岸关系在军事议题上,不论是大陆方面射程涵盖全台的导弹部署数目,到台湾方面对美军事采购与的国防战略布署,都应该积极体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氛围,并思索如何进一步推进台海军事互信,促成台海和平稳定机制建立与和平发展的到来。

  1949年4 月也就是60年前,国共进行的是军事对抗,中共解放军攻陷“国民政府”在南京的总统府,国共主客易位,也促使了两岸长期的隔阂与对立。2009年的4月也就是60年后,两岸却在南京举行的第三次的江陈会谈。一般人在谈到两岸经贸关系大都着重在经济层面与政治层面的评述,特别是在当前两岸面临全球金融海啸的浪潮袭击下,三通与经贸合作对于两岸所提供的利多机遇有如黑夜中的灯火。同样的政治层面上,这种透过谈判达成协议的三通与经贸合作,对于当前台海政治上的和平与发展更是注入了新的活水。但个人认为,两岸三通相较于政治、经济两个层面的重大意义不言可喻外,对两岸关系最具重大的意义在于两岸的社会层面的交流,也就是两岸人民长期隔阂心理的距离是否能够透过三通而达到真正的情感与利益相通。换言之,两岸三通最为重要的在于能否让两岸关系真正落实到以民为本的思维,以人民福祉为依归的两岸关系。

  据统计虽然2007年台湾民中每年出境人次约900万,其中前往大陆约463万已占半数以上,台湾民众前往大陆到去年虽然累计高达5140万人次,但台湾2300万人民中仍然有约三分之二左右终其一生尚未过大陆。同样的到2008年底大陆民众到台湾来累计达到191万人次,但在13亿人口中曾经到台湾者仍然不及千分之一。

  展望未来两岸交流,当台湾民众从台北到上海比台北到高雄的还要快(两地主要靠高铁最快要90分锺),台北到杭州比到日月潭还要省时;同样的当大陆民众不论从北京或上海出发到台湾比到广州与海南岛还要快的时候,届时不仅将开启两岸进一步的交流,也将促使那些比较少在两岸互动交流中的老百姓,进一步亲自感受新的两岸关系。这种两岸两关系不再是口号式的,而是跟他们的认知感受与生活相连结。两岸关系只有落实到以人民作为交流的主体,透过两岸人民彼此正确认知以增进人民的感情,具体维护人民的权益作为判准,才能够建立起可长可久符合人民期待的两岸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