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虎妈”看我们对教育的误解

http://www.CRNTT.com   2011-01-29 10:58:40  


 
链接:“虎妈”风波 教育之争的乌龙球

2011年01月27日08:49中国网 马九器 评论员

  关于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女士育子书的非议,在美国依然余震不断,“中国虎妈”、《虎妈妈的战歌》、《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胜一筹》这些字眼、标题还在诸多媒体纷飞。国内对彪悍“虎妈”的报道告一段落了,这就好比一场球赛,在垃圾时间里,这边已无心恋战,那边却还玩得兴起。 

  想起了捞面。面条入锅,大火沸腾,滚水澎湃,哪怕你此时垂涎三尺,这时绝不是捞面的好时机,地球人都知道,扬汤止沸、波澜不惊时,此时才好捞面。“虎妈”风波也是如此,大戏高潮迭起时,所有思考都好似一叶扁舟堕入大海风暴中,是非难辨。此时,这边的“虎妈”之热正在凉去,不妨捞面吧。 

  “虎妈”风波源于《华尔街日报》月初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胜一筹》,里面历数了华裔耶鲁教授蔡美儿的育子经历,其中最引人注目处莫过于“虎妈”对女儿近乎严苛无情的教育经历:不许干这不许干那,必须做这必须做那。这篇文章在美国舆论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时代》周刊这类标杆性媒体,甚至连续不断刊发各类议论。一时之间,美国人对中国式教育发出各种声音,“世界是平的”,国内舆论也对此热闹了一番。 

  但在所有声音中,有一个人的声音如空谷足音,她就是蔡美儿。前不久,她在《华尔街日报》专门答问:“教育子女没有简单公式,我并不认为中国式家庭教育更好,那个标题(指《华尔街日报》当初所拟标题)太过招摇,不是我选的。我能想到的最佳实用方法是,爱、理解和懂得你的孩子应该是首要的,节选部分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点。”她还讲了很多,大意是反思了教育方式,自己已经改变。 

  这恐怕才是真相——— 《华尔街日报》截取了“虎妈”书中最不美国、最彪悍苛刻的一部分内容,才导致一篇普通的图书节选成为中美教育乃至文化争议的导火索。实事求是地说,“虎妈”的某些育子环节代表不了中国家长教育,大部分美国人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只言片语而慷慨表达,好似盲人摸象。但是,与其说是一家美国主流媒体无意中通过议题设置,影响了舆论走向,不如说是由于交流不够、了解不深,美国人在中美教育热议中踢了一脚乌龙球。你看,很多国人也并不认同彪悍“虎妈”。 

  最后就引出另一个问题:虎妈蔡美儿的育子书,何以让美国舆论如此追捧?有美国人在《时代》周刊发言,说他们充满爱和宽容的教育价值观里,难以想见如此苛刻的教育——— 这是个人价值观的冲突。还有人发言,说这暴露了美国人的忧虑,他们害怕虎妈这种东方教育模式造就的年轻一代,会让东方人改变世界规则,让美国人从此边缘化——— 这是从国家乃至国际发展走向引发的焦虑。还有美国人在表达自信,说这种教育培养不出原创力、创新力,将来根本形成不了竞争力……此外还有很多,但中国崛起刺激了大洋彼岸民众的种种思考,大概是很给力的一个诱因吧。 

  “虎妈”风波,我们不必太在意和解读,不过,通过“虎妈”风波,中美两国民众通过现代媒体实现了一次规模不小的思想交流,沟通消除歧见、交流加深了解,即使它是一脚乌龙球,也是价值不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