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成本效益分析——奥巴马主义浅析 | |
http://www.CRNTT.com 2011-04-06 11:37:38 |
奥巴马胜于布什之处 美国传媒无论左右都同意奥巴马决无布什那样的热情冲动,而擅长冷酷的算计。《华尔街日报》因此认为奥巴马的利比亚战争决策,是基于一项“成本效益分析”。我觉得这是奥巴马主义的很好总结。 奥巴马关于利比亚战争的公共演讲,在“人道主义”和“制止种族灭绝”的道德宣传之后,特地强调了军事行动的经济“成本核算”原则,并且拿布什政府耗费上万亿美元的伊拉克战争作为反面例子。 平心而论,当年布什总统发动伊拉克战争时,也基于当地的丰富石油储藏,打过“廉价战争”的如意算盘。只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新保守主义驱使、无视伊拉克实际国情的一厢情愿,所以后来大亏老本。 对比之下,奥巴马的常春藤精英班子确实胜过布什政府,在利比亚战争决策上做出了兼顾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成本效益分析,尤其是不出动地面部队,以避免重蹈万亿美元的无底洞。 在国际政治上,埃及革命后穆斯林兄弟会的迅速发展,引起《华盛顿邮报》预测美国强加的埃以和平条约终将面临埃及民众投票的考验,而波斯湾尤其巴林民主运动严重威胁美国第五舰队的大本营。此刻对“疯狗”卡达菲开刀,不仅着眼石油资源,更有在阿拉伯民主浪潮中变被动为主动、“站到历史的正确面”的效果。 正如奥巴马演讲承认,白宫的经济成本效益分析更为严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卡达菲自取其咎。伊拉克战争后,卡达菲一时破胆,“主动交待”了核武计划,在“反恐”战争和石油开发上都与欧美积极合作。《纽约时报》披露:就是这次动乱前夕,卡达菲么儿正在华盛顿官方主持之下周游美国,可见卡达菲受“招安”的程度。 这种经济和政治合作的一个结果,便是利比亚几十年来靠石油收入积累的国家财富,很大部分投资在西方。一旦欧美决定与卡达菲为敌,这些财富投资迅速遭到控制冻结。《华盛顿邮报》报道,光美国政府在2月底就“冻结”了310亿美元的利比亚主权基金和其他政府财产,超过了利比亚全年GDP的一半。 与伊拉克战争前布什政府指望靠战后的石油输出“买单”相比,上述资金可是“煮熟的鸭子”。固然华盛顿难以明目张胆地动用这笔钱,但是这一是极好的“抵押”,二是西方迅速扶植承认利比亚东部“民主政权”的重要经济动机。 还有便是利比亚的主要油田和输出设施都在反对力量控制的东部,而且基本完好。这也是奥巴马政府成本效益分析远胜布什之处。 《华盛顿邮报》估计卡达菲政权仍然得到占人口25%的部落民众和既得利益的支持,光靠北约空中力量,造反武装看来是扶不起的阿斗。为了成本控制,奥巴马不肯动用地面部队,于是公开动用中央情报局,包括“斗篷匕首”和金钱收买,成为白宫的“成本效益”另择。至于冷战时代中情局在伊朗、危地马拉、智利等地“输出民主”的大量恶果教训,是另外的题目了。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04-06)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