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我收藏的是一段历史

http://www.CRNTT.com   2012-04-05 13:50:33  


 
  美术系出身的林明哲,在毕业前后也做一些设计赚外快,大学时就开始做生意。“19岁我已经开始收藏,那时买的大都是台湾本土的艺术,因为喜欢这些艺术。当时买画并没有当做投资,而是一种消费,或者说纯粹收藏,这样的收藏很轻松。”

  不同于其他的买家,林明哲收藏有一个特点——对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会批量购买。“吴冠中的作品一次买30件,赵无极的作品一次买28件。收藏是为了办个展,并不是说收藏之后就拿到仓库,或者把它卖掉。”林明哲告诉记者。因为他筹办了一个美术馆,办艺术家个展时,如果收藏的作品不够展出而向其他藏家借展,每个人借一两张,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会太多。“所以,当时的定位是收藏的每位艺术家的作品最起码要有25张或足够办一个个展的量。”

  艺术品市场价格水涨船高,目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已经达到千万元一件的等级,部分作品在拍卖市场破亿元已经不是新闻。“‘山艺术’一直以来都将目标定位在青年艺术家,所以,目前艺术品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基金会的收藏来讲,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林明哲说。

中国艺术品以后会更贵

  “山艺术”自1992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台湾地区著名的艺术收藏和推广机构,其藏品数量之巨、质量之高让人艶羡。“我开始只是收藏中国书画,但是参观了国内很多美术馆后,我发现最好的中国书画大都在各省的博物馆、美术馆或者故宫。后来转念一想,收藏中国油画可以收藏得比美术馆好,并且当时国内油画收藏市场还未火热,我们来得又比较早,这样,渐渐走出一条中国油画的收藏之路。”林明哲说。

  据不完全统计,“山艺术”目前已经收藏了五六千件架上油画作品。“基金会每年都会有收藏预算,预算由董事会审核,这部分资金并不是向外募捐,而是董事们出钱。在收藏方面,是否收藏某一艺术家的某件作品,原则上由董事会决定。”林明哲表示,由于许多董事从事其他行业,实际操作时,大部分收藏决定是林明哲依据自己的观察与国内艺评家的评论来进行。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艺术家的每一张画都有特点,在批量收藏后,我们发现部分收藏作品风格非常类似,所以有时候会适当流通部分藏品,但原则上,让出去一张作品,往往会再买进10多张作品,正因为如此,基金会才能够拥有如此多的藏品,这种流通也会增加基金会的收藏经费。”

  “山艺术”收藏的80年代的作品如今在拍卖市场上都有了不俗的表现。2011年,周春芽的《剪羊毛》、张晓刚的《生生不息的爱》等同时期作品均打破了艺术家的个人拍卖纪录。对此,林明哲表示:“做收藏的人说不关心市场行情,那绝对是假的。我们也希望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无形中受益。当然,这不意味着卖掉而受益,而是精神上受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