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听木心讲堂文学课 | |
http://www.CRNTT.com 2013-01-15 16:10:32 |
延伸阅读: 关于木心: 木心,本名孙璞(1927.02.14~2011.12.21),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男。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木心先生是陈丹青的导师,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2011年12月,木心先生在浙江乌镇逝世,享年84岁。 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狱中笔记》(The Prison 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木心先生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 1977年——1979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三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 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美国纽约,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出版了12本小说、散文和诗集。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划》《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 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真正将木心先生带到大陆读者面前的,是陈丹青。1982年,陈丹青在纽约求学,在地铁上因为朋友介绍而认识木心,当时只知道他是搞工艺美术的。过了小半年,陈丹青在报上读到木心的文字,非常惊讶,“推翻了我以前对当代文学的看法。以前我从来不看中国当代文学,看了木心之后我觉得我可以看当代文学了。”陈丹青立刻打电话给木心,随后见面。两个人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 众所周知的是,陈丹青是木心的学生。1989年,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陈丹青听了6个月,记了厚厚的五六本笔记。陈丹青一直觉得,木心的作品好,要介绍给国人。2006年,木心作品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本,第一本是《哥伦比亚的倒影》,并配有《关于木心》小册子一本—因为国内的读者实在是太不了解他了。谁也没想到,这时距他离开人间,只剩五年了。 相比中文世界,木心在海外的待遇,似乎要好很多: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哈佛与耶鲁的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摘编于 百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