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校园暴力为何总在“薄弱校”? | |
http://www.CRNTT.com 2010-03-04 11:12:05 |
★坏事为何总出在“差”学校? 在中国,校园暴力并未引起多数家长关注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就读于校风良好的学校,他们需要担心的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是否受到暴力的影响。 事实的确如此,在层层考试筛选之下,大多数学校有着良好的生源和乐观的升学率,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绝少发生,而轻微的欺负、言语上的侮辱、恶作剧等等,并不被家长们看作“校园暴力”。几乎所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校园暴力事件,都集中在职技校和城乡接合地区的学校。 宋雁慧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她把生源较差的、处于城乡接合部、校风和学业成绩较差的学校,叫做“薄弱校”,也就是所谓“差”学校。在她的调查中,学校中涉及校园暴力学生的比例,如果不区分学校类型是25%左右,在“薄弱校”中,这个数字是50%。 西方学者很早发现了校园暴力的这个特征,美国一个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显示,50%的暴力事件发生在7%的学校中,这些高发的学校包括黑人聚居区的学校等。校园暴力集中于某些学校的现象,被学者叫做“丛生论”。宋雁慧介绍说,虽然校园暴力“丛生”是一个客观的特点,但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校园暴力集中在“薄弱校”,而“薄弱校”的出现是由教育制度人为制造的。 宋雁慧所做调查中的“薄弱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很多学生的父母是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比较低,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宋雁慧认为,如果教育资源能够实现真正的公平,根本上取消“重点校”制度,应该可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由于缺少大规模的调查,中国校园暴力“丛生”现象,很难有准确的数据支援,但如果我们承认,在校学生犯罪事件的背后,有大量未被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那么从学生犯罪案件中,可以看出“丛生”的端倪。 上海市所有区县检察院都设立了独立的未检科,记者走访了2家处于中心城区的区检察院未检科,他们的数据显示,在未成年人案件中,本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所占比例非常小,但在本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在校学生涉案的,几乎全都是职技校学生,也就是宋雁慧所指的“薄弱校”。而普通学校学生犯案的情况,几年也碰不到一次。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只有文化考试成绩这一个标准。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他已经被社会和家长认可,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一直被忽视。当这些学生因为考试成绩的分层,来到所谓差学校,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身边都是类似的人,互相之间的认同感会非常强。一旦受到别人的鼓动,这些学生就有可能失去理性而参与暴力。”顾小琼说。 因为校园暴力事件常常有拉帮结派的特点,尽量避免有暴力冲动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影响,可能是一个避免暴力事件发生的方法。上海市一家检察院未检科在案件跟踪帮教中,就尝试了这样的方式。 据检察官介绍,他们曾经跟踪帮教因抢劫被判刑的6名学生。帮教人员与学校协商后,将原本在一个班级的6名学生分拆到6个班,让他们尽量减少互相之间的影响,然后辅以一对一的教育、加强放学后的管理等方式。帮教结束后,学校和家长都反映几名学生有了明显的改变。 检察官说,帮教结束那天开了一次座谈会,会议结束以后,6名学生自发地站在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送别帮教人员,并深深鞠躬,这让帮教人员非常感动。学生毕业实习以后,实习单位反馈的讯息也表明,他们的工作表现非常好。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