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国际化宏愿背后的中国官场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10-07-16 09:21:06  


 
  失落的城市精神

  定位混乱、推广不力、缺乏国际视野、设计粗糙、公众参与度不足,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彦平给城市口号总结了这些病症。

  口号,就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参考该定义,目前中国的城市口号大都难担这一重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解释说,城市口号出现克隆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城市的今天不了解;二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之路也不了解。

  西方著名学者斯宾格勒说:“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在顾晓鸣看来,我们需要的是精神追求,一种崇高感和超越感,提炼形成主题词的形式,让口号体现出强大的感召力。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科研处处长梁保尔告诉本刊,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根本价值的追求,是内化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法则。城市精神需要通过有代表性的符号解读出来,而城市口号最具代表性。“‘动感香港’这个口号很成功,因为它体现了香港工业、经济和文化的动态与香港人的活力。”

  要诠释城市精神,首先需要对城市进行明确定位,否则会事倍功半。如广州的城市口号“一日读懂两千年”,既想照顾到该城市多元的历史,又想打造现代主题文化,由于定位不明,不知取舍,容易不知所云。

  刘彦平举例道,往往一个城市有很好的文化资源,偏偏定位偏差,如大同,云冈石窟闻名中外,却把自己叫做“煤炭之都”;瓯越古地、南戏故里的温州,以“中国鞋都”自得;还有古都南京,自称“博爱之都”,反遭网民揶揄。

  前提是“酒要好”

  陈勇说,一些名不副实、有悖于文化内涵的口号,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不仅对城市建设没有推动,反而对城市形象产生负面作用。如“生态型城市”的提出,并不适合所有的城市。即使初始条件符合,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真正实施并达到效果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持续发展。此类漂亮口号只会助长城市发展的浮夸风气。

  城市口号应该是自下而上、自然生成的,不仅包含历史文化基础,还必须有群众基础。刘彦平对在城市口号的塑造中民间参与严重不足表示担忧。他认为,城市品牌的实质是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对城市历史的自豪感、对城市发展前景信心的综合表达。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所以城市品牌从设计、管理到增值,都应有市民的参与。

  民间参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去年浙江宁波举行了口号海选,最后选定的一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就是出自一对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夫妻之手。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口号征集。”在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储嘉康看来,口号征集活动客观上让宁波以外的人努力了解宁波,认知宁波,这就是宁波城市影响力的到达。

  然而即使是口号海选,决定权仍在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包亚明表示,归根到底目前的城市口号都是官方意志的体现,地方领导在选择上有最大的影响力。而仅凭领导意志或政绩需要作为城市口号选择和宣传的背后推手,常常导致城市口号的随意性强而生命力弱,不是遭诟病,就是被遗忘。

  包亚明表示,小地方特色鲜明,容易提炼出特色,如江西婺源---“中国最美乡村”。然而像上海这样的多元化大城市,很难用一句话概括。

  对大城市来说,依托雄厚的财力和发达的传媒广告业,宣传、营销自己的口号并不难。然而营销只是推广、辅助手段,不能解决城市精神重塑的大问题。如何利用历史文化激活城市的生长动力、凝聚城市精神才是根本。“酒好,还需要吆喝。但前提是:酒要好。”包亚明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