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 |
佛舍利:千年入世与出世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13:44:25 |
赵朴初和香椿树 金陵刻经处还令赵朴初与南京结缘。 “所幸有赵朴初居士的护持,才让金陵刻经处在文革期间幸免于难。”肖永明讲述,1973年,旅居美国的杨仁山孙女杨步伟和孙女婿---国际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回国观光,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他们向总理提出恢复刻经处的请求,周总理深夜找来当时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赵朴初,指示“保护恢复金陵刻经处”。 赵朴初随后陪同赵元任夫妇到刻经处拜扫墓塔,并首先组织协调收回了刻经处墓塔前“深柳堂”三间房屋。肖永明说,“文革没结束,金陵刻经处的恢复工作就已启动,这在全国佛教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当时的刻经处住了几十户人家,赵朴初居士一户一户做工作,做不通就拿字换,他是著名书法家。”肖永明讲述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赵朴初九次亲赴南京,得到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金陵刻经处业务得以真正恢复。 正是在80年代,赵朴初提出了“人间佛教”乃是中国佛教前进的目的。金陵刻经处,亦是他冀望使佛教走进民众的途径。 凡是到南京,赵朴初总是嘱咐,“佛学研究,尚待发扬”,“不负仁山先生及其门弟子与历来护持者创业守成之艰难,尤毋负周恩来总理在动乱期间谆谆嘱咐恢复刻经处之至意!” 让肖永明不能忘记的是,2000年5月21日,赵朴初去世,刻经处院内一棵香椿古树茂密的树冠枯萎一半。第二年,枯萎的这一半又复萌抽绿。 赵朴初与南京的另一结缘之地是南京毗卢寺。毗卢寺位于南京汉府街东端的尽头。 南京毗卢寺方丈传义法师主编的《溯流徂源》一书中记述,1931年4月,中国佛教会由沪迁驻毗卢寺,由太虚法师等人主持会务工作,赵朴初任秘书。 太虚法师的办公室设在万佛楼,赵朴初的办公室设在观音楼左侧的一所房子,从1931年到1937年,作为中国佛教会理事的赵朴初在此生活了6年。 毗卢寺至今保存着“原中国佛教会理事赵朴初居士办公室”旧址。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中,南京毗卢寺与金陵刻经处形同两面旗子,承前启后,相互呼应。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何建明教授称:“在清末,毗卢寺受湘籍南京官员和驻防官兵的护持,并请湘籍高僧前来主持,不仅使毗卢寺从一个小庵发展成南京城的名刹,并与金陵刻经处和祗洹精舍相呼应,毗卢寺也因此成为近代湖湘佛教文化从边缘走向中心的一个重要标志。” 何建明还说,民国期间,太虚法师在毗卢寺发起成立“佛教协进会”,拉开了近代中国佛教革新运动的序幕,毗卢寺因此成为中国佛教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太虚法师的南京之缘 1910年春,21岁的太虚法师就曾到南京祇洹精舍习佛,同时在毗卢寺习《梵网经》。这大约是太虚法师之于南京最早的记录。 两年后,太虚法师又到毗卢寺筹备“佛教协进会”。他这时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在《自传》中,太虚法师详细地叙述了孙中山帮助他建立“佛教协进会”的过程:“我拟会章宣言等,具呈临时政府立案。有社会党员粤人某,系孙总理乡亲,时出入总统府会孙大总统,径偕我造总统办公室谒孙,孙总统令在同座的马君武与我谈话,我与谈佛教协进会的内容,颇荷赞许,回毗卢寺正进行间,遇仁山亦到京。” 太虚不久就提出了“新佛教”的理念,希望佛教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1928年,太虚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一年。他见到了蒋介石,并在其赞同下设立中国佛学会筹备处。他甚至一度想设立“世界佛学院”,办公地就在毗卢寺, 这一年8月1日,他在毗卢寺讲《佛陀学纲》三天。他用比较现代的观点解释了佛法的四个核心观点:现实主义的原理、平等主称的动机、进化主义的办法和自由主义的效果。至此,佛教一改清末的教条与隐秘,开始以现代的面目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 到1945年抗战结束后,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已经趋向成熟。他在毗卢寺设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推进中国佛教的改革与进化。在记者招待会中,他也提到佛教徒应全力宣扬教义,“化导人心,改进社会,促进和平。” “民国时期,南京既为中央政府所在,也理所当然成为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太虚、宗仰、巨赞、喜饶嘉错、章嘉活佛等饱学大德常在此弘法。”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说,毗卢寺实际上成为民国时期全国性的佛教事业管理和联络的枢纽之地。 1988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故地重游,面对经历“文革”后的毗卢寺凄凉景象,颇有感慨,表达了恢复毗卢寺的心愿,并为此多方奔走。同年10月13日,毗卢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此后,毗卢寺内梵音嘹亮,钟鼓齐鸣,昔日伽蓝圣地,渐成一派新的气象。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