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名记之妻被判受贿 冤不冤?

http://www.CRNTT.com   2011-10-28 11:36:52  


 
外省人的奋斗

  在未出事前,梅晓阳的口头禅是,“我们技术人员很单纯的”,这个景观设计师面对的是中国的正面,城市越来越美丽,树影婆娑,花香袭人,有时,她甚至会嫌记者老公“太阴暗”,对方的工作是描述中国的背面,那是丑陋和荒谬的世界。

  梅晓阳称得上顺风顺水。从小到大,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出色,从初中到重点高中、大学,再到研究生,一路保送。在大学时,梅晓阳当上学校团总支部副书记,“是学生这条线的最大的干部”,继而入党。

  1998年7月,25岁的景观硕士梅晓阳拒绝了华中农业大学的留校任教机会,成功应聘到上海园林设计院—这是中国最老的现代景观设计单位,前身是租界时代的工部局园林处。园林院是一个比较自闭的上海人集体,她是该院录取的第二个外省人。

  这一年,经人介绍,梅认识了当时《南方周末》的记者杨海鹏。他们第一次见面在襄阳公园,她主动给他打伞。那时还流行松糕鞋,梅晓阳躲在他身后,两只眼睛从他肩膀上看人,身高将近1.9米的杨海鹏一直在琢磨—这姑娘到底多高?后来才知道是1.61米。

  他对姑娘的身高要求在1.65米以上,现在说起来,他还感慨自己在身高问题上“丧权辱国”。不过,这个湖北宜昌姑娘跟他以前的女朋友不一样,她不像那些上海女孩那样精于算计,“傻乎乎的”。

  虽然这个男记者不解风情,缺少浪漫,常神游在自己的世界,做忘我状,但是梅晓阳还是愿意“倒贴”,他身上的“侠气”令她着迷。

  在事业上,杨海鹏也帮她把关。初到上海时,单位总派她一些公共项目,政府项目常要按领导意志改来改去,结算要打折扣。年终,别人奖金总比她多一些。杨告诉她:到上海总要吃三年萝卜干饭,人家是短平快,你要目光长远,政府项目钱少常赖,但容易成名。

  当时梅晓阳研究江南小城镇园林规划,杨海鹏周末带她去同里、濮院、南浔等地,手边常带方志及经济史著作。吴越之魂,系于人文。梅晓阳由这些故事故物,激发灵感,风格由导师所遗之欧化,转向崇敬地方文化和东方古典园林之韵。

  梅晓阳在国内圈子里,也逐渐有了名气和面子。2001年,凭借出色业绩,她被提拔为上海园林设计院最年轻的所长。彼时,上海乃至全国兴起绿化工程热,该院承接的业务逐渐偏向于绿化工程。梅晓阳在此期间,便多主持市政绿化项目。

  同年,在跟杨海鹏恋爱三年后,他们结婚了。结婚时没拍婚纱照,没办酒席,就连婚戒,也是梅晓阳自己买回来的。回想这个厨房男的当年,她感慨—他真不是个适合婚姻的人。她回忆称,有次杨在浙江采访,一月不着家,中途打电话回来让她送钱过去,美其名曰让她去过圣诞节,结果,杨在牌桌上跟兄弟们激战正酣,留下她在那儿流眼泪。

  那时他们夫妻都很忙,有时甚至数月不能见次面,“就跟周末夫妻差不多”。梅晓阳把精力主要放在事业上。2004年下半年,园林院新成立经营计划室,梅晓阳担任副主任,逐渐从纯设计转为管理,同时将研究方向转向湿地项目。2006年,梅晓阳凭借其在湿地项目领域的才能,成为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学者,是该称号唯一的园林系统人才。

  梅晓阳夫妇曾经想做丁克,挨不过父母劝说,有了女儿“蟹妹”。梅也知道,丈夫对自己的工作偶有不满—他曾多次当面说她是“组织化人格”,对组织对权威总有盲从的味道。杨海鹏认为,梅在这方面跟她母亲相似,梅的母亲青年时代作为劳模受到毛泽东接见,从此一切为党。

  不过,她也知道,女儿和丈夫为自己感到自豪,“蟹妹”两岁时去闵行体育公园,坐三轮车,她对爸爸说:“告诉司机,这个公园是你老婆设计的,让他免费。”车把式笑颠了,差点儿骑进绿化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