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南非与中国城镇化进程之比较

http://www.CRNTT.com   2013-11-20 14:28:37  


南非的骄傲——曼德拉
  中评社北京11月20日讯/此间燕山大讲堂日前邀请知名学者秦辉、杨立华、钱理群等人进行了题为《南非与中国城镇化进程之比较》的讲座,内容实录如下: 

  【要点1】与中国相距遥远的南非,1994年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跨入新南非时代。其转型之路艰辛,但顺利完成,并得到了较高的国际评价。南非的经济实力在种族隔离时代奠定了基础,成为了非洲真正工业化国家。南非允许黑人进城打工,但不允许他们移民到城里来,也不承认他们可以把家庭搬过来,黑人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惨重代价。 

  【要点2】南非共产党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很传统,一直坚持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者,从来没有说代表所有人;另一方面非常强调必须通过工人阶级授权,不是自封的,不是那种只有一个可选项,你只能选我做代表,不能选别人的模式,更不会是“我必须代表你,如果你不承认就把你干掉”。南非共一直坚持代表工人阶级,在多元民主制度中,南非共的党章就明确‘民主就是竞争’,在竞争性的民主政治中获得他要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授权。

  【要点3】曼德拉非国大所主张的包容性政策以及新南非的整个社会救助制度和发展理念是有基础的:一百多年来非国大把自己作为一个民族解放的保护伞,把所有反对种族隔离的人都团结在一起。非国大倡导非洲民族的共性,在成立之初提倡民主平等。非国大成立以来,没有专权,大家商议,所谓“大树下的民主”。 

  【要点4】南非是一个法治国家,南非新宪法被国际舆论认为是一个最成功的宪政改革范例,同时对人权的保护也是全面的,包括宗教信仰、政治权利、组织政党等各方面的权利。南非新政府成立后很大的社会发展项目是保障那些在城市没有正式居所的南非公民,有一个基本的生活条件,贫民窟是非国大候选人得到支持的基数。 

  【要点5】在整个社会激进时,知识分子应该保守一点;当整个社会保守时,应该激进一点,这是知识分子和一般人区别所在。可中国的知识分子恰恰相反。即使中国有了曼德拉式的人物,他们在社会保守时激进,在社会激进时保守,“见好就收”的立场能为中国老百姓所接受吗?“是否能够在老百姓的怨愤中注入‘明白的理性’和‘深沉的勇气’,是否能够出现越来越多的具有曼德拉倾向的知识分子甚至政治家,是未来中国走向的一个关键。

  【要点6】移民工体制造成双重的分离,即制度的分离和地理的分离。一是再生产的模式分离,劳动力在生产模式上把维持和更新这两部分分开了,给你的钱就是维持的钱,再生产的钱养育子嗣,赡养父母。二是家庭的分离和地理上的分离。他们既依赖留住土地的经济安排,也依赖在农村的经济替代,造成二重分离、双重依赖,要改变现状最主要的力量是国家设计的制度安排;基本的一个方向其实就是给这些人以基本的民权,特别是社会权。

  刘苏里(主持人): 大家都看到书了,今天下午的主题是秦辉新作,也是一本旧作《南非的启示》。所谓旧作是因为秦辉能把十几年的南非问题一直写到今天,我听他问杨立华老师要材料,似乎还要往下写。我拿到书时没有看,因为主要篇幅除了传记之外我都翻过。在中国大陆过去四五年时间里,连续出版《曼德拉传》,包括学者写的,有一堆。就我对中国出版界的观察,中国人对于曼德拉这样一个外国领导人的兴趣超过任何一个领导人,你不相信可以去翻最近三五年的出版物。当然还有林肯,能跟曼德拉相比的就是林肯。最近几年出了七八种《林肯传》,就连《毛泽东传》都赶不上这两个人。

  显然,国人对曼德拉有一种情结:有一面我们能够看得很清楚,因为他在阳光下;还有一面我们看得不那么清楚,或者说那一面我们不能多说。也就是说拯救我们这个国家是不是需要曼德拉式的人物?民族的精神高度是否要一个人的精神高度来标识。这在我们比较熟悉的几个国家转型中,特点已经非常明显了。所以我觉得《南非的启示》书名起得非常好,在两层意义上使那么一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国家成了我们可能的榜样。

  第二方面是讲整个南非在转型前和转型后,秦辉用了大量的篇幅,而且详细地论证,试图解释转型前的南非和转型后的南非,与我们这个国家,一个在体量上非常庞大、人口非常多、问题非常繁复的国度是否能够找到启示或者参考的蛛丝马迹,我想他的用意在这个地方。

  中国的转型也到了一个千钧一发的时刻,2012年、2013年我们明显感觉到“千钧一发”“生死寄于一线”,为了“一线”之急,几方力量处在急切而剑拔弩张的地步,这时能够冷静下来看别人想自己的问题。南非在转型的那一刻,按秦辉的说法几乎是当时几个最热点国家最危险的地方,但最后南非黑白人的和解、有色人种和原住民和解,基本和平了,死的人不多。

  我想秦辉的结论很清楚,为什么在波斯尼亚、波黑转型条件不差于南非的情况下,最后却战火一片,包括其他国家,如俄罗斯,车臣战争打了两次,很大原因是牵涉到主人公。大陆读书界和研究界忽视了的德克勒克,我认为这个角色的存在已经把它挖掘出来,使得曼德拉形象以及他在历史中的关键性作用显得更真实、更丰满,启示的意义更大。因为德克勒克处在镇压者的位置上,但实际上德克勒克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南非的和解进程。也就是说,曼德拉在监狱时,和南非官方低层官员开始谈判。这个角色,我认为是这本书在“启示”意义上更加闪亮的那一笔。下面有请秦辉先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