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当我们谈狗仔时,别虚伪地谈道德

http://www.CRNTT.com   2014-04-03 11:20:16  


在狗仔队这个议题上,没有谁比谁更高尚,也不存在谁比谁更低贱
 
  自我标榜的狗仔队是"比较"虚伪的,他们迎合的只是公众兴趣而非公众利益

  狗仔们做的娱乐八卦报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按字面意义的确符合了"public interest",但所符合的确切来说应该是"公众兴趣",而非传统新闻行业里所说的"公共利益"。对于媒体而言,娱乐报道最重要的反馈无非就是点击量、销量以及所带来的各方面效应和利益。对于狗仔而言,利益同样是第一位的。在美国,狗仔队通常将照片卖给出价最高的买家,价格从数百到数千美元不等。

  戴安娜去世之后,英国皇室摄影师哈维和同行马克•桑德斯写了一本《狗仔队与戴安娜》的书,并拍出了近千万英镑的电影改编权。回想当初王妃问他为什么要拍自己的那个问题,哈维在书中坦白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这简直是明知故问,当然是为了钱。”原德国《图片报》摄影记者克里斯托弗•莱茨写过一本书:《我是帕帕垃圾——一个狗仔队员的自述与忏悔》。他在书中写道,自己对明星没兴趣,但他与世界上各大八卦媒体保持着联系,只要能搞到独家照片,就不愁卖不出好价钱。

  除此之外,也有人享受于窥私报道带来的成就感和权利感。被奉为"狗仔教父"的卓伟(也是此次的偷拍者)在采访中称明星求他的时候,心里会有成就感和权力感。他常告诉员工"你可以跟踪人,你可以偷拍人,你还可以调查人。这种工作除了狗仔队和警察还有谁?"至于窥私报道能多大程度上关系到公共利益,恐怕并没有报道者口中那么高尚。一些丑闻有利于实现对明星人物的监督,但这并非狗仔队的本职,只是其报道所附带的正面效应。大多数的八卦报道,无非还是"谁和谁好上了","谁和谁又谈崩了"等明星私生活,本就无涉公众利益,无需向公众交代,更轮不到娱乐记者来品头论足教他们如何做人。 

  明星多少会"有点"虚伪,他们痛恨狗仔刺探隐私,但也需要靠让渡隐私保持曝光

  明星对狗仔的态度,则有些暧昧。他们的确真实的痛恨狗仔,张学友1995年发行过《过敏世界》,周杰伦2005年发行了著名的《四面楚歌》,都无不语带讽刺地批评狗仔队,因为被狗仔队追访纠缠而破口大骂,甚至发生过肢体冲突的明星也不在少数。与此同时,他们又是真实的需要狗仔队,因为有事先疏导和指引的八卦报道可以很好的带来曝光度,帮助宣传。

  2009年初时章子怡的沙滩不雅照曾引起轰动,但也引来"出卖隐私自我炒作"的质疑。香港知名娱评人查小欣撰文称章子怡2007年曾拍过一部好莱坞电影未能上映,偷拍事件后即有消息称3月份在美公映,"沙滩偷拍门"成为炒作卖点,不少摄影记者也从专业角度认为拍摄手法和拍摄距离不太可能是"偷拍"。名气小一些的演员更青睐用隐私交换曝光度。一度传的沸沸扬扬的"冯小刚与某女演员闹绯闻引发婚姻危机",事后就被证明是经纪公司与媒体合谋,特意安排媒体记者偷拍看似暧昧的照片。

  在娱乐圈里,明星与娱记多数时候是互利共生的:狗仔队猫捉老鼠生产八卦、明星半推半就收获名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