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次高增长阶段的政策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4-07-13 10:44:37  


  中评社北京7月13日讯/在一季度的数据没有出来之前,市场上曾有过相当悲观的一些情绪和看法。决策部门也承认,我们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下行压力。现在可以相对从容一些,一季度的数据出来之后,大家看到的是7.4%这样一个量值。

  上海证券报发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文章称,年度调控有一个年度增长目标,就是管理部门给出的年度经济增长的预期值,表述为7.5%左右。7.5%延续了两年,今年继续按“7.5%”提,但是增加“左右”两个词,这明显预示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年度龙头指标内在逻辑认识的升级。

  如何护航次高增长阶段

  文章分析,“7.5%左右”按照汉语的表述就是一左一右,一低一高,自然形成一个区间,这暗合李克强总理从去年到今年屡次提到的调控要有区间概念。向下“左”这边,主要是看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个是看传统指标GDP,但关键还要看跟它联系的另外一个最实质性的指标:就业水平。上限方面,物价是与经济运行状况可接受度密切相关的指标,但现在主要的压力在下限。很多人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台阶之后可以先调控在7%至8%的运行区间。这样一个运行区间比较适应中国在前面高速发展三十多年之后,必然要出现的新一轮潜在增长率降低的状况。现在,要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以上行因素对冲各种下行因素,尽可能维持一个比较好的次高增长阶段。

  今年达到7.5%左右没有太大问题。决策管理部门希望能够把今年实际运行增长速度通过微刺激,再让它表现得更好一点。事实上,这个微刺激手段已经表现出来。在政策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调控当局可以做相机抉择的动态把握。我们现在的微刺激和弱刺激就是属于相机抉择框架之下,属于常态调控中间力度的把握,调控的政策框架仍然延续了过去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

  积极财政政策代表性的指标就是比去年多出1500亿的总数为13500亿的赤字,这是积极的扩张性的代表指标。现在的体制之下早已经形成了一个赤字的弥补,而这必须靠举债。靠举债就不会由于财政的原因,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积极财政政策体现出来的13500亿的赤字水平,在绝对数上是创新中国历史记录,但是在相对数上延续了大约相当于年度GDP2.1%的赤字率水平,可以称之为积极稳妥。货币政策在表述为“稳健”的同时,也不排除权衡之下在银根方面做出必要的一些或松或紧的调整。

  关于大的框架之下的微刺激,在一季度数据没出来之前、市场信心有所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不高调也不低调地给出信息,批出了4000多亿的中国高铁项目的投资,后来适当调到8000多亿,这称得上是微刺激中的一项。在整个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中间,政府的高铁投资调增一千多亿不算大动作,但是信号意义显然是明显的。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