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牛鼻子

http://www.CRNTT.com   2014-09-14 09:53:11  


  中评社北京9月14日讯/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提质,是源于“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在区间调控下实施定向调控,不搞“强刺激”,而是力推“强改革”,大力调结构,着力惠民生,充分下好“改革”和“调整”两手棋。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财达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宣宇文章表示,对于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总理强调,要继续通过简政放权“先手棋”和制度建设 “连环炮”,把“改革的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和“民生新福祉”,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用好创新这把 “金钥匙”,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总理致辞充分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源动能和路径,明确回答了外界普遍关注的中国改革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疑虑,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壮丽图景。

  总理提供了的几组重要数据。1~8月城镇新增就业970多万人,与去年同期增加10多万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情况下,就业不降反增;1~8月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800多万户,其中3~8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61%,出现“井喷式”增长,带动了超千万人就业;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碳排放强度下降5%左右,为多年来降幅最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压力只增不减。

  文章分析,这组数据从不同侧面充分反映了新一届中央政府创新调控框架的本质内涵。一方面通过持续简政放权加上“定向减税”、“定向降准”等财税金融措施,给中小企业“松绑”和“解渴”,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就业“推进器”和“容纳器”的作用,同时也拉低了经济下行区间底线;另一方面,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经济增长质量显着提高,压减过剩产能 (尤其淘汰落后产能)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齐头并进,“有保有压”并行不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投资和生产增速明显放慢。

  就业是政府决策的先行宏观指标,在创新宏观框架中,就业更是短期“投资拉动”稳增长的力度强弱的决定指标。在就业良好的情况下,依靠投资短期拉动经济增长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就大为降低,而有更多空间和动力通过“改革”和“调整”来培育经济内生力量“稳增长”(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效性)。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更重要的是,作为新增就业岗位主要吸纳器的中小微企业在新一届中央政府调控框架中担负着基础作用,具有承担就业、创新的主导功能,同时只有优先解决好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才有可能创造“有保有压”的空间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微企业已是中国经济的牛鼻子。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