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两岸“宪法”的一中性最值得关注

http://www.CRNTT.com   2016-05-13 00:09:24  


 
  如何回答“一个中国在哪里”?

  “一个中国”在哪里?这或许是自1949年两岸隔海相望后,最为困扰两岸的问题。早期的“一个中国”,是对于“天命谁归”的正统之争,从政权正统(政统)之争到文化正统(道统),两岸各自认为自己才是中国的唯一代表,从而在台海直至国际空间开展攻防。中程的“一个中国”,又陷入“完成时”、“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古今之争”。而晚近的“一个中国”则开始执拗于“统独之争”。从表面看,“一个中国”在两岸抽象、空洞的概念之争中逐渐模糊,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两岸对于“一个中国”语言表述在着力点上的位移,可以发现:两岸的“一中”论述并非是渐趋模糊,而是倒逼两岸从统一的民族国家向“法的共同体”迈进。“一个中国”也在两岸“法的共同体”型塑过程中,逐渐从“文化的一中”、“民族的一中”、“政治的一中”向着“法理的一中”进化。

  1648年《威斯特法伦和约》结束了“帝制邦国”的旧体系,近代民族国家踏上历史舞台。基于特定的民族建立主权国家,成为国家构造的经典范式,影响至今。1787年美国制宪,宪法成为组成一个民族国家结成真正共同体的宣言和依据。自此,民族、国家、宪法构成“三位一体”的结构。主权国家在为一民族国家的同时,也具有了法的共同体的意涵。从“天下观”中走出的中国,经历了“中华民族建立中华民国”的民族国家型塑过程。“中华民国”成为中国走出“家天下”后的第一个“民族国家”符号。可惜的是,民族、国家和宪法三位一体的结构中,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了。宪法成为确认某种成果的法律文件,甚至是特定事实的法律化形式。近代中国及至今日,仅仅走完了“民族国家”这一段路,距离真正意义的现代中国还有一部宪法的距离。

  “一个中国在哪里”这个问题的回答方式,不是争论“天命谁归”,也不是借助语法词汇玩文字游戏,而是讨论“一个中国”究竟靠什么来确认。目前两岸在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采取了认识论层次上的方法,即由两岸执政者达成关于“一个中国”在最大限度上的共识,并各自表述与认同这个共识,以求得两岸暂时的平衡。“九二共识”的原初意义即在于此。然而,时过境迁,选举政治的规律决定了台湾地区不可能有永远的执政者。新执政者是否认同这种认识论层次上的方法,过去的现实和即将发生的现实都已经给出了答案。这才有了习近平将“九二共识”定位于“历史事实”的新提法:“九二共识”不再是一种认识论层面的结论,而是一项铁一般的历史事实,不因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台湾地区领导人注意力和看法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九二共识”虽文字未变,其内涵已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九二共识”的原初意义并未随着其内涵的更新而褪去,它还将成为“九二共识”的软肋。不仅没有参与“九二共识”形成过程的民进党可以轻易否定它,就是参与“九二共识”形成过程的国民党也可以为因应岛内政治局势变化而否定它!靠什么确认“九二共识”,如何找寻台湾地区无法否认、无法回避的事物,来确认“九二共识”及其背后的“一个中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