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国民党“本土化”的经不能唱歪

http://www.CRNTT.com   2017-08-10 00:13:50  


 
  2005年7月,外省籍背景的马英九接任国民党主席后,国民党的“本土化”进程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因政治需要与马英九个人的“外省人原罪”意识进一步加速,尤其是意识形态的“本土化”更为明显。尽管马英九个人的“大中国情怀”毋庸置疑,但在台湾日益“本土化”的政治环境中,“不统、不独、不武”、“实质维持现状”最终成为国民党大陆政策主调,“台湾人选台湾人”、“台湾前途由台湾人决定”、“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等概念开始成为国民党人的基本理念。如此种种变化,显示国民党的“本土化”已经快到突破的临界点。不过,这股“本土化”趋势在外省背景、理念被认为“偏统”的洪秀柱上台后有了一次短暂停顿。洪秀柱执掌国民党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提出“一中同表”、深化“九二共识”、洽签两岸和平协议、“要敢于讲终极统一”等政策主张,一定程度减缓了国民党“本土化”的步伐。但是历史给洪秀柱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党主席之位,是一个丧失了“追求统一”灵魂的国民党,即使洪秀柱满腔抱负要将国民党往“兼顾本土,不忘统一”之路上引,但这种努力在洪连任失败后戛然而止。

  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迎来又一次重大转折

  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趋势经过一系列变化的累积,在2017年迎来又一次历史关键节点。最终选举结果显示,多数国民党员选择了政治实力更为强大的“本土派”、“维持现状派”、“浅蓝派”代表吴敦义,而放弃了“非本土派”、“偏统派”、“深蓝派”的代表洪秀柱。选举落幕之后,各界从不同角度解读选举结果的政治意涵。笔者认为,“吴胜洪败”的结果不仅代表当前多数国民党员对吴敦义政治实力的看好与寄托,同时也代表多数党员对吴敦义所代表的“本土”与“浅蓝”的路线的认同与支持。此次选举前后所出现的多重结构性因素变化更表明了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完成了一次新的历史转轨。这种转轨从三个方面可见一斑:

  一是党员结构的“浅蓝化”。从省籍结构观察,国民党党员结构的“本土化”早在李登辉时期就已完成,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党代表、中常委,台湾本省籍的比例均已超过外省籍。但是从意识形态的光谱看,“深蓝”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对党内权力分配具有关键影响。每次党主席选举都存在的“得黄复兴者得天下”声音,说明由“外省、深蓝”背景、投票热情较高的退伍军人组成的“黄复兴党部”对国民党主席选举的结果具有关键影响。但是2017年举行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党员结构出现重大改变。在各候选人纷纷号召新党员加入的情况下,截至2017年4月7日,国民党党员总人数为949027人,具投票权的党员人数为465084人⑥。新增的13万多具投票权的党员中,“约12.5万人为一般党员,黄复兴党部党员仅增加1.8万人”⑦,“黄复兴党员在党主席选举中的比例由上届的约1/3下降到1/4”,显示黄复兴党部党员在党主席选举中的比重被稀释,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力大幅降低。这一结构变化说明国民党党员结构“浅蓝化”完成,党主席选举主导力量已由“深蓝”的黄复兴党员转变为“浅蓝”的一般本土党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