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陆资来台 开启两岸双向投资时代

http://www.CRNTT.com   2009-07-12 11:04:08  


陆资入台将对台湾经济产生巨大承托作用
  中评社台北7月12日讯/台大经济系教授林建甫、“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组助理研究员周信佑今天在“中央网路报”登出文章“开放陆资来台,开启两岸双向投资时代”。作者表示:“台湾是对外开放的海岛经济,以贸易立身,必须面向世界,面对全球化及区域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并正视中国大陆经济崛起的事实,才能在全球经济版图上寻找最佳的定位,打造台湾的国际竞争力。两岸合作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开放陆资来台投资,将有助于充裕台湾产业资金及活络金融市场,扩大两岸产业合作的领域,共同合作开拓大陆及国际市场,并让国际投资人对台湾市场更具信心,有利于台湾成为全球运筹中心。”文章内容如下:

          壹、背景 

  长久以来,两岸经贸交流呈现出不对称的局面。自八○年开放台商对大陆地区投资,迄九十八年五月为止累计核准投资金额已逾七百七十一亿美元;若据非正式统计,赴大陆投资金额高达一千五百亿至二千亿美元之谱,从而导致台湾资金、技术、人员等资源向大陆单向倾斜流动现象,不仅造成台湾资金大量外流,也让两岸产业资源之配置及流通受阻。于九十八年四月廿六日第三次江陈会谈终达成共同推动陆资来台投资的共识。 

 “经济部”于上(六)月底公告“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开放一百九十二项陆资可投资项目,包括,制造业六十四项、服务业一百一十七项、公共建设十一项,正式开启两岸双向投资时代。首波开放项目以国内发展成熟的产业为主。“陆委会”、“内政部”、“金管会”等也随后公布相关配套办法。 
      
          贰、陆资来台问题分析 

  在政策规划及推动上,系本于“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推动两岸双向投资,改善台商单向投资大陆之失衡现象,落实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强化台湾与国际市场的连结,采取循序渐进的开放方式,期能达到“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政策目标。以此原则思考何者产业项目适合开放? 

  传统产业台湾人力、土地等成本相对较高,并无法对陆资产生高度吸引力;而台湾领先的科技领域,比如高科技,电子、光电等方面,则是台湾竞争力的命脉,亦不适合全面开放。因此最适合开放的首推服务业,其次是房地产业,同时房地产业亦可带动服务业;再者就是一些两岸技术、资源互有优势的产业,例如:与陆资合资生技中心、以台湾DRAM产业的技术结合大陆丰沛的资金和广大市场。 

  遵循这样的思考,目前开放陆资的第一波项目都是较不敏感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这些项目大部分都已开放企业赴大陆投资。至于对陆资最具策略投资价值的电子产业,如半导体、面板制造业等都还未开放,电子零组件仅开放被动元件。另外,台湾正值全球金融海啸冲击,政府财政压力骤增,引进陆资挹注部分公共投资可减轻政府筹资支应公共支出的负担。因此政府这项新政策是一箭双鵰。一方面有意引进资金,活络台湾资本市场,以期带动实质生产的效能,并使企业免为筹资短绌所苦;另一方面又期望能创造两岸的和平红利,提升国际投资人对台湾市场之信心,打造台湾成为全球运筹中心。 

  政府除了采取循序渐进的开放产业投资方式,并针对经济上具有独占、寡占或垄断性地位;在政治、社会、文化上具有敏感性或影响“国家”安全;或对国内经济发展或金融稳定有不利影响等;主管机关得禁止其投资;为避免陆资经由第三地来台投资,规避陆资投资的规范,在许可办法订有严格的门槛。陆资直接或间接持有第三地公司股份或出资额逾30%,或对该第三地公司具有控制力,亦视为陆资,适用许可办法相关规定;同时,规定大陆合格境内投资机构(QDII)投资单一台湾上市柜公司,若股权超过10%以上,需经投审会依陆资来台许可办理审查,避免陆资以证券投资方式实质控制国内上市柜公司。充分掌控及避免各种可能的风险。 

  开放陆资来台,也是让市场经济回归正常的机制,让看不见的手能够发挥作用,指导资源的有效分配与利用。过去两岸不通或半通的时代,其实是以政府的黑手,取代看不见的手。因为黑手以保护为名,筑起了密不透风的城墙,也因此箝制了台湾的机会。让陆资来台的决定,虽然有缺乏完整配套、时机未成熟等疑虑,但是以目前“先紧后宽”与“循序渐进”的政策原则下,且政府将以6 个月的期间作为政策宣导期及实验期,加强对陆资企业的宣导及招商工作,以催化政策执行效果;同时,也将依据实施的经验,检讨及改善相关政策及执行机制,以完善开放陆资的政策。可能产生的风险应该是在可控制的范围。整体而言,这是下得第一手好棋。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