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还需突破双重门

http://www.CRNTT.com   2010-05-31 08:06:50  


未来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能够有所突破,金融领域对民间资本的开放还是可期的。
  中评社北京5月31日讯/日前,国务院再次颁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有垄断领域的措施,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华夏时报发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文章表示,之所以用“再次”这个词,是因为近几年中央政府对此问题不可谓不高度重视、不可谓不苦口婆心,已多次下发文件鼓励民间资本发展。但到了执行层面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政策的落实情况委实难以令人满意。 

  文章称,讲到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的好处,不少学者都能如数家珍地讲出不少:诸如,借此接过前期政府投资的“接力棒”,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在流动性过多的环境下开渠放水,通过将民间资本引向新领域,减轻未来通货膨胀及资产泡沫的压力;通过引入竞争,释放“制度红利”,提高国有经济部门的运营效率,改善广大消费者的福祉,等等。 

  可见,开放民间资本的好处多多,可为何落实起来就很难呢?

  文章认为,以金融领域为例,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这两个层面的突破尤为重要。 

  中国大多数中小银行的实际控制者都是地方政府。近几年,为提高资本实力,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不少银行都在增资扩股。在调研中发现,在获准增资入股的企业中,通常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居多,民营和个体经济体较少。缘何如此?原因有二:其一,国有大企业手里钱多,单个企业出资额高,因此增资过程的成本低、速度快;其二,国有股东讲政治、听话,可代表政府部门的意志投票,而民营企业个体独立性强、不好管。于是乎,“玻璃门”形成了,不少民企虽对入股银行热情高涨却往往铩羽而归。 

  同样,监管部门对民间资本搞金融也有很多担忧。比如,很多民间资本都是从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没有金融从业经验,因此难以做好;民营企业一旦入主金融机构,会不会将其当做提款机,发生大量关联交易;民营企业唯利是图的本性和不稳定性,在经营不善时会不会携款潜逃,进而影响金融稳定甚至酿成危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