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郭台铭之困

http://www.CRNTT.com   2010-06-11 11:18:00  


 
力抗名派

  郭董爱憎分明的个性,可以从他的学历说起。他毕业于台湾“中国海专”。这所学校顾名思义,以航海技术为主,在当年的台湾教育界并不突出。不过,脱离教育这个层面,放到社会上来衡量,这所学校可就“轰动武林、惊动万教”。

  文史工作者管仁健就指出,当年的五年制海专学生,在学校有阶级严明的学长学弟制,二年级生还有项特殊的操作学科,就是要到淡水河里学会划船。一是学长对学弟的指挥层级分明、二是透过划船科目锻练出好体力,海专学生打起群架来,以一当十,毫不吃亏。

  以一个专科毕业的郭台铭而言,面对台湾高科技产业龙头,若非“台成清交”(即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及交通大学等四大产业名校),也得是留洋的高材生,郭董犹如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明教力抗六大门派。

  至于中国海专,出了一位如此杰出的校友,校方岂敢怠慢。各家媒体频频登门造访,希望能挖出郭台铭年轻时的事迹当做花边报道,校方一律“需要有郭台铭本人书面同意”给大伙碰钉子。

  而郭也从未同意过任何媒体做报道。升格成为海洋技术学院、海洋大学的母校,也从郭董处取得不少赞助经费。

“王者”雄心

  郭台铭是众所周知的工作狂,素有“铁人”之称,整天行程排得滴水不漏,兢兢业业于全球版图,所凭借的是他一向自豪的“军事化管理”。

  他是台湾第一个起用大量博士的企业家,可是这些博士一点都没被当成宝。某位曾任产业路线的资深记者、现职台湾电视评论员,生动地描绘郭台铭一次开会的情节,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他的管理风格:

  某次开会前,郭台铭坐着,他面前只有一张椅子,二十几个博士全站着,由郭一个个亲自发问,问到最后,郭董说:“嗯,张经理讲得最好,事前有准备,你请坐!”其余的人继续直挺挺地站着,直到开完会。

  台湾媒体界名人陈文茜,在发表《正负二度西》纪录片时,也收了郭台铭两百万元赞助,在发表会上邀得郭台铭与其他七位顶尖企业家站台,陈文茜后来成为获准进入郭台铭总裁办公室参访的唯一媒体人。

  陈文茜事后形容,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好几十座立架,每座立架上都是张精心绘制的图表,每当有事业群干部进来开会,他就往立架前一站,翻到特定图表,每幅图表上都有某位干部押上日期的签名,当场在郭董面前确认某位干部的承诺是否达成目标。

  鸿海集团,号称全球有九十万之众,仅大陆地区的团队,就有十二层级的科层制,媒体圈流传的一种说法,“若把九十万员工当成军队,郭董是排名第六的军事强权”。

  这固然只是笑话一则,不过郭董在某次员工尾牙聚餐时,倒是真实地说过,“今年我们的营业额,正式超过两兆,而(台湾)行政院年度总预算,今年是一兆六千亿……”后续虽然没有明讲,但已经说明他对自己企业版图的自豪与雄心。

郭氏语录

  对任何组织而言,最重要的是领导层,而非管理层;领导者必须具备为了大众利益而充当独裁者的决断力。

  民主是最没有效率的。民主是种气氛,让大家都能沟通。但是在成长快速的企业里,领袖应该带着霸气。

  给已经吃饱的人一碗饭吃,不但用处不大,而且他也不会感激你,但是给饿肚子的人一碗饭吃,他不但会全力以赴,而且还会感谢你!

对事情的观察: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

  鸿海是什么?打不死的蟑螂,刻苦朴实的水牛,贫瘠土壤中扎根的葡萄藤,振翅奋飞的孤雁,寂寞长大的地瓜。

  走出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

  成功的途径:抄,研究,创造,发明。

  真正的英雄,早就死在沙场上,而不是回来拿奖章的人。(据公开媒体资料摘选)

(本文来源:南都周刊 2010-06-08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