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汪辉专访:不回应是坦荡面对学术批判

http://www.CRNTT.com   2010-08-02 13:56:44  


汪辉
  中评社北京8月2日讯/沸沸扬扬的“汪辉抄袭门”已在中国舆论界里延烧了四个月。从清华大学教授汪辉22年前的博士论文是否抄袭他人作品的具体质疑,“抄袭门”最终演变成声势浩大、中国内外160多名学者卷入的公共话题。7月中旬,保持了长时间缄默的汪辉首次在北京寓所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专访,对抄袭指控作出直接回应。以下即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登出的专访全文:“‘汪辉抄袭门’当事人接受本报专访:不回应是坦荡面对学术批判”——

  沸沸扬扬的“汪辉抄袭门”已在中国舆论界里延烧了四个月。从清华大学教授汪辉22年前的博士论文是否抄袭他人作品的具体质疑,“抄袭门”最终演变成声势浩大、中国内外160多名学者卷入的公共话题。

  直到最近中国媒体上还持续有相关报道,支持与反对成立学术调查委员会彻查汪辉抄袭嫌疑的双方各执一词。在争议中,中国学术界的学风争议、左右学派矛盾也被猛烈掀开,诸如“学术腐败”、“媒体暴力”等用词凸显了争议的激烈。虽然关于“抄袭门”的评论已超过数十万字,但与此同时,事件所交织的学术规范的时代性、学术诚信与学派之争等问题,海外学者接获匿名信的谜团,又让事件更显罕见与复杂。

  7月中旬,保持了长时间缄默的汪辉在北京寓所接受本报专访,这是他自3月底做出“希望学术界自己澄清”的简短表态后,第一次对抄袭指控作出直接回应,叙述他所经历的事件过程。历时两个多小时的访谈里,汪辉语调平缓,但当涉及具体过程尤其是媒体的角色时,他的强烈不满清晰可察。

  至今“抄袭门”的起源中国舆论界中恐怕已无人不知:今年3月,文艺理论研究刊物《文艺研究》刊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长文,引述例子指汪辉1988年的博士论文兼成名作《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多处抄袭了李泽厚、勒文森、林毓生等中外学者的专著。

  《文艺研究》是学术刊物,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抄袭事件以醒目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3月25日,在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南方周末》以及北京《京华时报》同一天分别以全文转载和摘录的方式,报道了王彬彬对汪辉抄袭的指控。《京华时报》同时采访了鲁迅研究权威钱理群以及汪辉本人,得到汪辉的简短回应:他在国外,尚未读到王彬彬文章,手头也没自己20多年前的著作,很希望此事由学术界自己来澄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