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张维迎不当院长挺好

http://www.CRNTT.com   2010-12-16 11:54:46  


 
苏振华:热议张维迎与社会转型的焦虑

2010年12月16日08:23南方网 苏振华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副教授

  中国大学是如此之多,北京大学也有数十个学院,大学学院院长的任免真是寻常事,但这一次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去职却引发了强烈的公众关注,因为去职的院长是张维迎。

  张维迎教授可能是天生的明星人物。我的导师告诉我,在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上,当时尚青春年少的硕士研究生张维迎,就因为发表了有影响的看法,而一跃进入学术界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留学英伦学成归来的张教授因发表企业理论、博弈论著作,而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当然,公众赋予张教授的身份定位,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学家,此后,他不断发表诸多引发了巨大社会反响的看法,牢牢地吸引了公众的注意,显然,他是当今社会最具公众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据媒体报道,有相关人士声称,张教授此番去职或因其“言论过激”所致;而北大方面则称这只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调整。真实原因到底如何,是无从究诘的,这且不去说他了。且看张教授这些年都发表了哪些看法,略举几例如下:

  “中国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学费太低”;“改革使得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应该是领导干部”;“零价格或负价格转让国有资产国家也不一定吃亏”。类似言论,在媒体报道和口口相传之中,不免会有断章取义或忽略上下文语境之处,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张教授的此类观点呢?盛洪教授曾有过一个看法,在公共辩论中,应该恪守两个原则,“不质疑对方的立场”、“不质疑对方的智商”,显然,这是公共辩论中的两条对话伦理底线。张教授的学养,公众其实是很难质疑的,至于质疑张教授的立场,当然也是不应该的。作为一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张教授发表的看法是值得知识界和公众严肃对待的。必须认同一点,张教授在发表他的所有的看法时,他是真诚的,是恪守知识分子的良知的,如果先入为主地认定张教授坐在了资本家一边,是一种立场先行的“文革”作风,有价值的公共辩论就不可能进行下去了。

  倘若以“不理性”苛责公众,也是不应该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普通公众不可能人人具备复杂的学理性训练。但是,为什么张维迎教授不断成为话题中心人物呢?这其实折射出来的是转型时代公众的焦虑心理。过去三十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转型,转型社会最大的特质就是利益关系激烈的重新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人人的利益都切身攸关,公众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非常之高。然而,如众多转型理论家所分析过的,中国转型并不具备全然的“帕累托改进”性质,即并不是所有人在改革过程中都获得了同等的福利改进。事实上有很多人在转型过程中成为利益受损者,如早些年的下岗工人,近些年农村里的失地农民、城市里的拆迁户、多年不曾涨工资的农民工等。

  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在急剧拉大,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百分之十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五十五倍,百分之二十的高收入阶层占有了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凡此种种现象,让广大民众产生了强烈的绝对被剥夺感和相对被剥夺感。然而,我们当下的社会,缺乏包容各种社会意见和利益诉求的体制性机制,民众的诉求得不到正常渠道进行正常表达。但公众需要一个宣泄的管道和契机,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张维迎教授貌似过激的言论,无疑会激烈地刺痛公众的神经,自然就不免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故而,张教授事实上为公众提供了意见表达的触点和契机,公众对极具明星风采的张维迎教授的热议,表达的其实是对自身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焦虑。张教授去职事件会很快过去,但中国转型还在继续,转型中的重重深层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在和谐的社会利益秩序确立起来之前,即便卸任了院长一职的张维迎,仍然会继续充当公众视野中的一个话题符号。只是,这对于书生本色的张教授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