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厦大开设爬树课 教育创新还是哗众取宠?

http://www.CRNTT.com   2012-07-26 14:30:15  


 
  我们有没有学到“爬树”课的内核

  学会“爬树”是为了“逃生”?网友因此拍砖“爬树”训练,认为若真要习得几门逃生技能,爬树远不如游泳来得实在。其实,厦大开设爬树课的理由也很简单,既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爬树课”可以广受欢迎,厦大也就没有理由不来一次剑走偏锋。

  不过,既然冠以了“逃生技能”的名头,就该把“爬树课”拉出来溜溜。据说,康奈尔大学在自己的官方网这样介绍“爬树课”:“不管你是一个丛林探险者,园艺师还是童心未泯者,每个人都喜欢爬树。当你第一次爬进树丛,看到树木深处的鸟巢一定会唤起一种冒险的刺激感。但是,当你想爬那些街边的大树却到达不了顶端时怎么办呢?”很显然,康奈尔开设“爬树课”的初衷不在“逃生”,而只是为打开有关冒险与体验的那扇门。换句话说,即便学会“爬树”会成为一种逃生技能,那也只是意外之喜,而非题中之义。

  这大概才是国外有关自然体验及生存教育的内核。无论是爬树课、垂钓课,还是开课研究哈利波特的魔法,这些外表荒诞的教育,核心仍在于探索世界与社会。通过一种公众身体力行的参与及公共讨论,借流行文化剖析社会、了解自然、考察人性。应该看到,这种教育的本质并不仅在于寓教于乐,而往往是通过一种公民训练,传递某种笃定的价值观。拿学习野外生存体验的美国童子军来说,他们不仅是在学习生存技能,更是在践行一种坚持、乐观、“日行一善”的准则。由此反观厦大这次的“拿来主义”,我们会不会丢掉内核,只剩“逃生技能”的形式,值得揣摩。(李 妍)

  别把厦大开设爬树课吹得神乎其神

  当今中国的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缺乏创新精神,教师的教育方式呆板,导致学生也成为了一个个学习的机器。高校敢于突破常规,开设另类课程,在西方国家不足为奇,但在中国却可以让人眼前一亮。从风水课到爬树课,都取得了这种效果。

  说实在话,虽然一般人并不反对厦大开设爬树课,但看了厦大微博的内容后,却感觉有些夸张。人的确存在很大的潜能,只要加强锻炼,不断提高体能,相信一般人都可以“安全爬上任何树”,也可以“在上面自由移动”,但是,人毕竟身体比较重,要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

  众所周知,理论知识学得再精,不去实践,也不可能真正会把事情做好。譬如说游泳,只有真正下到水里才有可能学会,但下到水里也未必能学会。爬树也一样,必须理论结合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过,厦大的目标显然不现实,因为能“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的,除了猴子之外,恐怕就只能是那些会轻功者,而要练成轻功,却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现在的师生基本上不可能会受得了那种苦。

  带着疑虑,7月23日,记者从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确认得知,厦门大学要开设爬树课一事的确不是传言,而是事实。事情起因是厦大校长希望借鉴美国部分大学开设爬树课的经验,教会学生一些特殊逃生技能。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还透露,该项课程拟于今年新学期推出。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林建华教授表示:他们不是要学生赤手空拳去爬树,会适当借助一些器材以保障学生安全,爬树的形式可能会有点类似于攀岩运动。看到他的这番话,让人不禁有些失望,因为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把逃生器材带在身上,在洪水来临时,一般人要逃生只能是赤手空拳去爬树。如果非得借助器材,这样的爬树课我看不开也罢。

  当然,厦门大学的这种创意值得肯定,估计到新学期开学时,爬树课就要开始了,希望教学内容能务实一点,多注重培养学生赤手空拳逃生的技能。现实生活中,不仅是在大灾大难的时候,在出去旅游的时候,同样需要具备逃生技能。笔者曾通过到哪啊网去漂流,结果遇到狂风骤雨,在一块石头山险些摔跤,幸亏抱住一棵小树才安然无恙。

  倘若在大灾大难面前,厦大的学生真能通过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全身而退,甚至还能去挽救他人的生命,估计在今后很多学校都会开始同样的课程,高校的创新精神也能得到激发。(刘逸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