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银行应摆脱传统信贷路径依赖

http://www.CRNTT.com   2014-09-30 09:15:09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讯/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十大上市银行业绩分析》显示,上半年中国最大的十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5197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706亿元,增幅15.71%,接近2013年全年增幅。不良贷款率也较2013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至1.06%。从普华永道统计的数据看,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已创下近三年新高。

  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国市场学会理事张锐文章表示,其实,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双升”并不仅仅发生在前10大上市银行身上。据银监会数据,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944亿元,比年初增加1024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新增规模993亿元,而且是连续12个季度上升。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除了贷款展期、借新还旧、减免利息等这些所谓的重组贷款方式(上半年部分银行的重组贷款增长率超100%)暂时掩盖了更大规模不良贷款的事实外,根据监管部门将贷款风险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标准(后三类合为不良贷款),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列入“关注类”的贷款都在大幅提升。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的话,“关注类”贷款就会滑向不良贷款。有专家预测,商业银行年末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至1.14%-1.19%的区间。

  文章分析,不良贷款增加会直接侵蚀商业银行的既有利润和盈利空间。一方面,贷款未能及时收回,除了损失利息收入外,银行可以支配的存量资本相应减少,向市场进一步提供增量流动性的能力削弱,银行盈利半径受到挤压。另一方面,按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不良贷款规模进行风险拨备,除了2.5%的常规拨备(以所有贷款规模进行拨备)外,次级、可疑和损失的拨备计提比例分别应为25%、50%和100%,这就意味着,只要银行发生不良贷款,其计提的最低拨备比例就是27.5%。

  短期来看,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与占比的提升应当是对当下实体经济的反映。一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还没有根本性企稳回升,国内企业外需受到压制,以出口为主的长三角与珠三角于是成为银行不良贷款的高发地区,两地新增不良贷款占全国体量的90%以上。其中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在该区域的不良率超过2%,为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倍之多。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正处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情景中,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过剩产能、房地产及钢贸等传统领域风险问题随之暴露,银行坏账反弹压力激增。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