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仇长根论巩固与深化“九二共识”

http://www.CRNTT.com   2017-03-12 00:40:04  


 
  “九二共识”应还原其本来的“真实性、完整性”的内涵,加以准确理解

  1、“九二共识”不是大陆所设政治前提。“九二共识”四个字是在2000年己经发生政党轮替、民进党即将上任前的4月,由时任陆委会主委苏起提出的。之后苏起解释,他创造“九二共识”这个名词,动机单纯,只是希望让民、共两个执政党能继续沟通和解,是一种“过渡”方案。因此,客观、准确地讲,“九二共识”是双方的“底线”,是两岸的“底线”,是国民党执政时期代表台湾方面首先提出,不是大陆强加于台湾的所谓“政治前提”。然而,台湾政党轮替后,新政府及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不接受,推翻了原有的共同政治基础,使得两岸联系沟通机制与两会制度化协商机制停摆,两岸关系严重倒退,乃至陷入僵局。政党轮替是台湾内政,大陆不会干涉,但涉及两岸关系达成的重要共同政治共识,台湾方面,包括政党轮替后的新政党、新政府,不可单方面决定“说变就变”。因此,“九二共识”这一“底线”,大陆己无退路,也不可能让步。

  2、“九二共识”有其完整性的内涵。1992年两会在香港会谈,双方经过一系列函电往来后确立了“九二共识”,大陆海协会表述:“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涵义”。台湾海基会表述:“在海峡两岸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对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归纳两会的表述,就是双方均“坚持一中”;“谋求统一”;暂时搁置“一中内涵”分歧。毫无疑问,双方的表述,实际作了“求同存异”的处理。因此,“九二共识”重点不是“一中各表”,而是“一中原则”。从完整性讲,不要忘记,更不能放弃,还有两岸“谋求统一”。很遗憾,马英九主政8年的大好时光,重点在强调“一中各表”,背离了“九二共识”的初衷和核心意涵,以所谓“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应付大陆。正如马在美国演讲的所谓“台湾大策略”(和陆、友日、亲美),一语道破天机,现出甘做美、日“棋子”的原形。

  3、“九二共识”并未解决“一中”内涵。代表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达成以“九二共识”为共同政治基础,勉强解决了“一中”原则问题,但并未解决“一中”内涵,这是最大的遗憾和缺失,也是两岸政治关系无法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两岸“深水区”中的结构性、深层次的重大政治分歧,即双方无法回避的正是“一中”内涵,即对“中华民国”的政治定位,也就是代表中国主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因此,两岸政治僵局始终卡在“一中”内涵的重大分歧上,要想继续推动两岸政治关系向前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显然己无法完成。然而,民进党看出“门道”,知道国共两党以“九二共识”为共同政治基础,既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又争得台湾多数民意,这对国民党执政加分。而民进党拒绝“九二共识”,虽然不能打开民、共交往之门,也影响其执政而减分。但民进党捕捉到,国民党坚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大陆坚持“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民进党则“乘虚”而入,提出“维持两岸现状”,以此来应对国、共两党及美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