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人民币跨境问题上的五个认识误区

http://www.CRNTT.com   2010-01-26 08:58:06  


 
  根据同样原理,去年7月启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在跨境银行代理结算和清算模式下进行。由此,境外人民币并非存放境外的人民币,而是境外持有的、存放在境内银行体系中的人民币。

  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本币结算与外币结算截然不同的地方。采用外币结算时,外币资金的所有权随结算方向发生了实实在在的转移的同时,因其存放地本身就在境外,所以中国支付的外币真实地汇划到了境外,离开了中国的银行体系;而采用人民币结算时,人民币资金虽然转移了所有权,但无论收付都依然留存在中国的银行体系内。

  误区二:境外人民币具有外汇性质

  境外人民币是否具有外汇性质呢?对当地来说,毫无疑问是诸多外币中的一种;但对作为人民币发行国的中国来说,则不应视同外汇或具有外汇性质。

  这也不符合法理和国际惯例:一是,一国主权货币对其发行国而言永远都是法币,无论其持有主体是谁。试想,若中国都将境外人民币作为“外汇”来处理和管理,那国际上又该如何定位这一走出去的人民币呢?

  二是,人民币支付结算功能从境内向跨境发展,是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支付结算功能依据货币发展规律自然演进的结果,不应再贴上“具有外汇性质”这样的标签,人为地矮化或限制人民币的支付结算功能。

  进一步地,境外通过与中国经济交往获得的人民币也不是外汇。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就是中国发行的主权货币,不能因其用于支付时不作外汇,持有时又作外汇来区别处理。

  误区三:人民币对外负债=外债

  实际上,人民币对外负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外债,它确实是中国的对外负债,是人民银行货币发行量中的一部分,但与外币对外负债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从技术层面来看,人民币对外负债的具体表现是境外持有人民币,因此,其本质是人民银行的对外负债,是人民银行众多货币发行量中为境外主体持有的那部分人民币,反映在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用于衡量货币供应量的M0、M1、M2等指标中。也就是说,在人民币未走出去之前,上述指标均为人民银行的对内负债;人民币走出去之后,上述指标将表现为人民银行的对内负债和对外负债两个部分。

  本币对外负债与外部对外负债有很大的不同。从偿付角度来看,本币对外负债时,偿付采用的是中国的法币——人民币,其货币供应量由中国掌握。外币对外负债时,偿付采用的是他国的法币——外币,中国需要通过兑换获取,其货币供应量则由外国央行掌握。

  从承担的风险角度来看,借用前美联储理事米什金在《下一轮伟大的全球化》中的一段论述来说明本外币对外负债的风险情况:“发达国家很少发生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危机,因为其债务结构与新兴市场国家非常不同。发达国家的债务通常以本币计值,而且期限较长。当发达国家货币贬值的时候,贬值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非常有限,因为债务以本币计值。因此,贬值并不会引发金融危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