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台湾催生计划 为什么全失败

http://www.CRNTT.com   2010-09-11 09:42:59  


中国人“养儿防老”观念,似乎已不是现时台湾的情况。
  中评社台北9月11日讯/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惠林今天在《中国时报》发表文章“为什么催生计划全失败?”作者表示:“除非到了那么一天,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到达小孩子对父母的价值再度升高了(或其相对价格下跌了),否则任凭政策如何订定(也许某些奖励措施可产生些许诱因,但其成本颇高、效果很小),要想稳住出生率使之不降,甚至提高出生率,恐怕会是缘木求鱼。”文章内容如下:
 
  为了防止少子女化、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持续深化,“内政部”规划“第三胎”补助,每月三仟元,以刺激台湾人生育第三个小孩。消息一出却普遍被看衰,咸认会是“空包弹”。姑且不说财源哪里来,就以金钱补贴生育言,是否对症了呢?让我们从生育行为谈起。 

  生儿育女可用个体经济理论来解说,这是一九九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G.S.Becker)教授所揭示的。假设个人在偏好固定下,追求效用极大,而效用的获得系由消费“财货”而来。所谓的财货,我们可以简单地归为两类,一为小孩(当成一种特殊的耐久性消费财),一为其他的商品。此处,将小孩物品化,理由是小孩提供给父母或家庭成员的满足(或效用),与其他的物品无异。 

  这里并不真的把小孩与电冰箱等耐久性消费财同等对待,而是藉由小孩和财货给人的感受相同作为比拟而已。何况这种分析系属“事前”的概念,亦即行为者在实现其行为前,先由客观环境的判断作为选择行为的基础。要不要生小孩及生多少个小孩,是在事前就已作适当的决定了,而不是在小孩生下之后才决定如何处置。 

  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如果小孩的价格逐渐高于其他物品,则对小孩需求就会减少,这就是所谓“替代效果”。那么,小孩的价格(或成本)指的是什么呢?一为有形成本,即食衣住行等养育成本,及提升品质的教育费用等;另一为无形成本或隐含成本,此即由于生、养小孩而不能工作所损失的当期工作报酬。 

  小孩为一种“正常财”,亦即当所得提升时,对小孩的需求愈多,所以,所得愈高,小孩会生得愈多,此即“所得效果”。不过,我们也不要忘了,除了对小孩的数量有所需求外,小孩的品质更是被强烈的需求。我们也知道,所得提升、教育程度愈高,对小孩的品质要求也增高,小孩的成本也愈形上涨。替代效果大过所得效果,因此,对小孩的需求很自然的不得不减少。这应该就是我们社会的写照。 

  必须再强调的是,上文的分析法只是将小孩比拟为耐久性消费财,小孩本身直接对消费者(父母及家庭成员)产生效用,这是适用于进步国家或社会的说法。在落后的国家里,却往往将小孩当成投资财或生产财,对于小孩的需求,主要是作为未来财务安全的来源,亦即中国人“养儿防老”观念,但这似乎已不是现时台湾的情况。 

  除非到了那么一天,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到达小孩子对父母的价值再度升高了(或其相对价格下跌了),否则任凭政策如何订定(也许某些奖励措施可产生些许诱因,但其成本颇高、效果很小),要想稳住出生率使之不降,甚至提高出生率,恐怕会是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