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北京为何不能“哥本哈根化”?

http://www.CRNTT.com   2010-12-31 09:53:25  


“首堵”北京
  中评社北京12月31日讯/“北京的治堵方案,观念之落后令人吃惊。”学者薛涌今撰文《北京为何不能“哥本哈根化”?》,为中国的“首堵”支招:

  北京治堵的新政,未出台就演成了汽车促销会。这样的效果,对治堵新政是个莫大的讽刺,对其功效无疑也是个不祥之兆。交通拥堵,是工业化时代普遍的城市病。最近20年,西方发达国家环境意识大增,进而促发了“哥本哈根化”的城市潮流。所谓“哥本哈根化”,是以步行和自行车(脚踏车)为城市交通的核心,把机器性的城市人性化。

  哥本哈根通过20多年的努力,抑制了机动车的发展,重新普及了自行车,并建成了欧洲最长的步行购物街。如果仅以市内居民出行计算,哥本哈根的自行车交通已经过半,乃至原来的汽车拥堵变成了自行车的拥堵。结果,哥本哈根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建造自行车高速公路的城市,并且在明年就开通两条。

  领导哥本哈根完成向绿色交通系统转型的城市规划建筑师扬.盖尔(Jan Gehl),也渐渐获得了全球性的影响力。伦敦、纽约、以及以墨尔本为首的许多澳大利亚城市,都特地把他请去设计城市的交通体系。在“哥本哈根化”大潮的席卷下,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纷纷舍弃了以汽车为自由和富裕标志的1960年代式陈旧观念,改为把自行车视为自由、前卫、健康、教养与责任的象征。

北京治堵方案观念落后

  中国如今成了举世瞩目的“崛起大国”,城市发展处处要领先超前,乃至著名的地标建筑无不聘请世界一流的建筑师设计。如鸟巢等等,也确实成为国际知名建筑。奇怪的是,城市规划远比一两个地标建筑重要得多,但像扬.盖尔这样炙手可热的规划师,似乎并不受中国的青睐。

  再看北京的治堵方案,观念之落后令人吃惊。治堵方案的征求意见稿长达五千多字,主要谈的还是如何方便机动车。比如开建东西二环地下隧道、打通400公里微循环路、新建、改扩建478公里高速公路,甚至还包括建设5万以上的公共停车位、20万个基本停车位、鼓励经营性停车位等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