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提高三产占比”的中国式尴尬

http://www.CRNTT.com   2011-04-15 08:50:17  


 
  现在各地都把三产占比作为考核行政业绩的主要指标,主要的理论依据是三产占比是反映一个地区发达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其实,这一逻辑并不成立。确实,在国家经济系统中或者大都市经济区,存在着三产比重随经济发达程度(以人均收入表示)上升而上升的规律,但是反过来并不一定成立,即在非大都市经济区域,三产占比是不是高,与人均收入高低并无必然的联系,“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并不一定就是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程度高的代名词,恰恰相反,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三产占比很高但是经济却欠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性是工业欠发达,人均收入低。中国中西部的某些地区,由于人口稀少,服务半径内的物流费用高,因此三产的增加值占比也很高。因此,用三产占比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是有缺陷的。

  如果我们把适合于全国经济或大都市经济圈(如珠三角、长三角等)的经济结构调整规律,不加分析而机械地套用到经济体系并不独立的非大都市经济区中,或者误以为三产比重是一个能正确反映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标准,要求各行政区甚至镇一级都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形态,等于是取消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取消了中心城市的功能,回到了各地“独立自主、自我封闭”的旧式生产次序。如果我们把偏离这种结构演化的趋势,界定为经济结构不合理或发展方式的粗放性,更是违反了区域生产力配置的基本规律。

  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和政策,必须基于这些区域加入全球产品内分工的特征,以及中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背景,去寻求全新的发展观:第一,要像过去我们推进工业化一样,按照规模化和集聚化的要求去推进服务经济的发展。第二,要像过去我们发展制造业出口导向经济一样,按照全球化的思路去推动服务业市场发展。第三,要利用中国庞大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优势,在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第四,要利用中国在空间上客观存在的东中西三元结构特性,有次序地实现东部地区“退二进三”的进程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从经济区域总体上而不是各个行政区域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第五,要利用“十二五”期间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速实施的机遇,以及各地加紧实施的民生发展战略的良机,在扩大内需中内生地发展服务业。第六,要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市场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和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内需市场日益扩大的机遇,大力促进服务外包市场国内化的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