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萧功秦:温和改革与理性保守比什么都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1-07-27 14:22:49  


 
  群体性社会冲突:“化整为零”还是“化零为整”?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冲突,你曾经提到过社会学上有一个“冲突模式”理论,能否具体说说?

  萧功秦:有国外学者指出,社会冲突可以分为“高频度低强度冲突”与“低频度高强度冲突”两种类型,集权国家的社会冲突模式往往属于后一种类型。更具体地说,当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与社会冲突,强势国家可以利用国家的强势资源,通过行政与经济手段,以“花钱买稳定”的方式来抑制矛盾,这样就会使冲突始终保持在低频度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得短期效果。
  
  然而,由于“弱社会”不能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多元整合”机制,社会矛盾可以延迟爆发,但不会消解,只会不断积累。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一种路径依赖,即矛盾爆发—加强控制—矛盾激化—再加强控制,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稳定成本”越来越高,一旦爆发,冲突的烈度很大。

  如果社会矛盾能够通过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理性协商来缓解,那么,“高频度低强度互动”就会缓和社会冲突的烈度。反之,如果不能通过“高频率低强度的爆发”方式来化整为零地解决,那么,它们就可能通过“积零为整”方式来个总发泄,中国将可能面临“低频率高强度”爆发的危机与困境。

  《瞭望东方周刊》:对这种可能的危机和困境,你觉得有什么化解之道?

  萧功秦:我认为,从治本的意义上来说,真正的维稳,就是国家与社会冲突互动模式的转变,这就需要不失时机地培育、发展公民社会,通过公民社会来发展国家“一统整合”之外的另一种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机制——“多元整合”,即让公民社会来帮助国家维持社会稳定,用以化解社会矛盾、减轻国家威权作为唯一整合功能实施者的沉重负担。
  
  这种“多元整合”包括公民教育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发育,公民理性的培植。国家不应该是公民社会的对立面,而应该是培育公民社会的园丁。执政者需要大思路的转变,我是这样理解胡总书记提出的“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

担心民粹主义会成为大众的浪漫政治选择

  《瞭望东方周刊》:刘源在前不久出版的张木生新著《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序言里提出“必须严防造反余孽与民粹主义‘愤青’合流的极左大破坏﹔又需警惕狭隘自大民族主义加‘暴民’造势的极右大爆发”。对此你怎么看?

  萧功秦:我鲜明地同意刘源的观点。

  目前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存在着两个方向截然相反的激进思潮:以“乌有之乡”为代表的“极左”思潮和激进自由派思潮。前者主张回到毛时代,美化怀念文化大革命;而后者则向往“颜色革命”、“茉莉花革命”。我认为,这两种激进思潮在中国政治实践中都走不通。

  反对改革、仇视市场经济的极左思潮在经历过“文革”惨痛历史教训的中国,事实上已经不可能东山再起。而无论是通过合法选举达成的“颜色革命”还是通过广场街头政治达成的“茉莉花革命”,其发生和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政治环境前提:弱国家-弱社会。

  在前现代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东威权政治国家,其“弱国家-弱社会”的“双弱”结构模式往往无法有效整合社会,国家容易陷入失范状态,政治上失效,极容易产生腐败,导致社会不满和民粹主义的政治变革或革命。

  而中国是“强国家-弱社会”结构。社会、民众的自我组织能力很弱。中国这些年出现的众多群体性事件大多没有政治诉求,基本表现为具体的利益诉求,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因此不可能出现板块式的政治反抗。前不久广东增城发生的冲突就是非政治化冲突的最新例子,而像日前中东的“茉莉花革命”,则根本不同,它们大都有多党制的政治诉求。所以,我认为中国大可不必对这两种“革命”过于紧张,无须杯弓蛇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