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王焱: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1-09-20 13:42:41  


 
变法维新的两源:稳健派与激进派

  刚才我们讲到戊戌变法中央朝廷发布诏书上谕有四、五十项变法内容,其中有两项比较重要。而湖南的变法维新在3年之间主要有几项:一是兴办时务学堂,传授各种新学知识,包括西方的宪政知识等在内;二是设立南学会,这表面上是个学会,实际上是巡抚陈宝箴为了提升地方士绅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与能力,当成省级议会的雏形来办的;三是兴办实业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四是整顿和刷新吏治;五是兴办报刊,比如《湘学报》等新式报刊。直至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光绪皇帝仍然下了一道诏书,命令湖南巡抚陈宝箴继续推进湖南的变法,诏书里说“凡一切应办事宜,务当坚持定见,实力举行,勿为浮言所动,稍涉游移。”这是光绪皇帝在中央的变法失败以后,依然期望湖南的地方变法能够持续,成果能得以保存,但慈禧太后其后依然以“滥保匪人”的罪名将陈氏父子免职,结果湖南的新政变法也因受到康有为的牵连而被终止。

  这两个变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一个是在中央,一个是在地方,表面上看,他们当时都知道中国的旧法不能不变,在通过变法维新达到的政治目标方面也没有大的差别,都主张通过君主立宪实现传统中国社会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但在落实目标的政治操作层面上,在政治文化理念的层面上,用陈寅恪的话说是在“思想源流”的纵深层面,却都判然有别。他们把现代性的内容分别纳入传统儒学的不同框架里,这不仅意味着两源以不同的方式建立起古代社会与现代性之间的联系,而且标志着近代中国两种自由思想传统的生成。梳理戊戌变法背后的两源,不但可以彰显出两源对于现代性的不同的理解以及不同的思想路径,也可以看到,传统儒学内部原本存在的张力和冲突,怎样在近代中国现代性论域中延续到今天。

  康有为策划的中央朝廷变法,最终败就败在他们介入慈禧与光绪家人母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上;而稳健派则以为只要能推动变法改革就行,反对介入宫廷间的权力之争。康有为依托急于亲政的光绪皇帝,后来竟然铤而走险,意图冒险发动政变,包围颐和园劫持西太后,这种政治冒险主义,把变法改革的目标和宫廷里的政变和权力之争结合在一起,那么一旦政治上的冒险失败,必然牵连到变法维新也必然出现倒退。过去康有为编造了种种说辞,造了很多假,比如他把光绪皇帝给杨锐的密诏,说成是给他的,对密诏抄本的内容,他也进行了很多篡改。这就严重歪曲和遮蔽了历史的真相。

  主张维新变法的这两源,首先是在政治操作层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湖南巡抚陈宝箴要办时务学堂,有人向他推荐康有为,他却舍康而聘梁。1898年6月陈宝箴曾上书给光绪皇帝,说康有为的经学异端,是因为西方强势文明东渐,康氏“以愤懑郁积,援‘素王’之号,执以元统天之说,推崇孔子以为教主,欲与天主耶稣,比权量力,以开民智,行其政教”,认为这会偏离变法维新的主题,引起不必要的争论,所以要求光绪皇帝下令将康氏的《孔子改制考》销毁。从这个奏折来看,陈宝箴一方面不赞成将康有为的经学异端作为维新变法的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康有为,又极力为他开脱。而康有为以前曾为别人起草奏折,说湖南巡抚陈宝箴“锐意整顿,为中华自强之嚆矢”,就是说认为维新变法是从陈宝箴主持的湖南变法开始的。可到了1898年9月,他又拟了一道折子,对陈宝箴却大加责难说:“该抚之无真识定力,灼然可知矣。”他同时指责陈宝箴所保荐之人“多守旧中之猾吏”,或“贪险奸横,无所不至”,或“刻薄性成,怨声载道”,或“居心巧诈,营私牟利”,或“招摇纳贿,把握威福”,几乎一无是处,因此,他建议皇上不要重用陈宝箴保荐的人才,而应“严旨儆勉,以作其气”。其实,被康氏视为大奸大恶的守旧之人,很多也主张维新变法,只是不同意康有为的经学异端而已。康有为对陈氏父子力图泯没新旧党争,以推进维新变法的苦心孤诣,却毫不领会。由此也可见,两源在政治操作层面上的分歧与对立。

  康有为虽然后来意图发动政变劫持慈禧太后,但高层统治者中最早重视他的人,还是西太后。有人把康的书给慈禧太后看,她觉得不错,就让军机大臣荣禄召见他,问他治国有什么良策。康有为说“非变法不能救中国”。荣禄说如果大臣不赞同变法怎么办?康有为回答说,杀几个像你这样的一二品大员,法即变矣!非常骄横狂妄。这位南海圣人认为,只要有权力作为依托,用杀人的办法就可以推动改革。他把改革看成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结果躁进盲动,导致失败。

  其次,我们看到,变法派的这两源所依托的社会基础不同。康有为的心目中只有皇权,他的目标是将中国社会既有的社群打散,让每一个原子化的个人与皇帝之间建立面对面的联系,由此出发,他主张实行日内瓦那样的小共和国的直接民主,说“夫尊民意民权者,不能直达而以代议名之,苟不能如瑞士之直议,何权之有?”就是说如果不能实现卢梭所主张的日内瓦共和国式的直接民主,就不能说实现了民权(有论者曾经指出,康有为所主张的议院,其实并非真正的议院,只不过是一个备皇家顾问的咨询机构而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