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校医院:大学“毒瘤”

http://www.CRNTT.com   2011-12-13 11:10:32  


 
  孙东东:现在有些大学的医院能开展一点手术,像阑尾炎手术、疝气手术,有的还能开展一些,有的根本就做不了。就是一个全科医生,开点药,感冒发烧拉肚子还能处理,稍微严重一点的就得去大医院了。

  孙东东教授认为,我国高校医院服务的人群很有局限性,在硬件、软件、经费、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尴尬境地。

  孙东东:一个是软件的尴尬。校医院吸引优秀医学院毕业生很困难,人家不愿意去。因为它病种少,服务对象局限,它想吸引点名医过来是不可能的。第二就是经费的尴尬。校医院的经费拨款都在学校。第三是硬件设施也很尴尬。多数大学的校医院都很惨。最尴尬的就是评价机制的尴尬。因为人事制度制约了校医的性质,比如要提职称,校医院的大夫怎么能够考外语?怎么可能在FC上写文章?根本做不到。所以这个实际上是体制上的问题。

  ■ 解决校医问题 有章可循但任重道远

  孙东东教授认为,学校是同一年龄段人群过于集中的地方,有可能出现如传染病扩散等情况,需要一套专门的管理体系。校医力量不但不能削弱,还应该加强,解决校医问题,有章可循但任重道远。

  孙东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实行“派入制”。比如校医院是不是把它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比如周围的一些大医院往那派一些医生进入这个学校。经费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纳入大医院的体系,由大医院来控制,它也有积极性,这个问题不是卫生部一个部门能解决的,因为它涉及到到人家单位里去开医疗机构,所以会涉及到卫生部、教育部、编办、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要共同出面,才能把这个问题协调解决。

  一个学生的死也许是偶然现象,但是从这件事情上看到学校医务室的问题却带有普遍性。软硬件不齐全可以理解,但是缺乏责任心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希望小何同学的死能够让学校医务室有所警醒,不要等出现更大范围的疫情之后再去后悔就来已经不及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