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一国两区”是“一国两制”构思的必要延伸

http://www.CRNTT.com   2012-06-17 09:17:26  


 
  “一国两区”是否可行,从而成为现实,首先需要必要条件,那就是两岸经过长期的全面交流,已经达致高度的政治互信,能够打破历史遗留的框架。其次需要充分条件,那就是双方对实现国家统一,都承担明确和具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并为此制定出中长期的规划,步骤和措施。

  如果加以上述条件,“一国两区”和“两个中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国两区”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对两岸现有政治格局给予客观表述,并为迈向中国最终统一形成过渡性安排。它所起的历史作用不是导致国家永久分裂,而是通过构筑平台,来落实从而加快统一进程。

  从历史进程来看,“一个中国”只是一个框架,处于持续不断地演变和进化,可以是进行式,也可以是未来式,在此期间,其内涵正在,也完全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两岸关系经年累月,错综复杂,本无完美的理论可言。从这层意义上说,台北推出“一国两区”,对两岸关系不乏有着积极和正面的作用和意义。

  从理论上说,“一国两区”和“一国两制”构思并无矛盾之处。“一国两制”侧重从体制层面来说明两岸在“一国”之下能够和平共处,“一国两区”则着重从法制层面来规划双方在”一国“之下如何实际运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两区”是“一国两制”构思的必要延伸和务实发展,它体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特色。

  “一国两制”的实质,就是在实现中国统一的进程中,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来谋求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大化。“求同”即迈向统一,“存异”即允许差异,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行政组织及运作方式的不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邓小平当年提出“一国两制”,其实已经为今天的“一国两区”埋下了伏笔。作为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的确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前瞻的视野。

  随着双方经济体制差异的减小,以地区来区分两岸的确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囿于岛内政治生态,台北的“一国两区”仅限于对政治现实的静态描述,从而缺乏动态规划。北京对于把两岸现状法理化的构想,因此只能犹豫再三,惟恐一步走错,今后跟着步步错。国台办对此采取冷处理,至今没有正面回应,大概就是出于这层顾虑。

  作者在美国夏威夷州州政府任高级研究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