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治理结构性通缩关键在于压缩产能

http://www.CRNTT.com   2012-08-15 08:32:20  


 
  文章分析,结构性通缩显现,主要问题出在哪儿?表面上看是高库存,是大量产成品没有人愿意购买,其实质却是市场终端需求低迷。而终端市场低迷,表面上看是企业家没有信心,实际是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很迷茫,对政策转变缺乏信心,尤其是对政府坚决压缩和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缺乏信心。

  很多企业家认为,当前最大的危险是:高层的注意力仍然离不开抗通胀,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的同时,管理层很可能忽略了工业品价格已经走入结构性通缩的严重性。很多工业品陷入通缩,对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影响非常大,而治理通缩,又不能盲目地放开货币政策。

  治理工业品结构性通缩,必须下大力气压库存、去库存。但是,造成库存过大的原因却不是所谓的超库存,准确地说,很多企业目前的库存水平已经低于正常值。比如钢铁业,国际上的通常标准是库存量要相当于70天左右的生产量,但中国目前钢铁业的库存水平远远低于这个量。但为什么钢贸商群体和广大钢铁终端用户仍然不愿意补库存呢?没有资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知道钢铁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过剩的产能就相当于经销商的库存,甚至相当于终端用户的库存。

  这就是通缩的最本质原因:谁都不愿意,也不可能出高价买严重产能过剩的产品,甚至是成本价。市场很明白,出高价等于亏损,因为所有的工业品价格都在向下走,出高价买原料等于要卖高价,等于亏损。相反,只要市场价格稍微上涨,各家工厂又会加足马力生产,结果价格更跌。

  显然,抑制结构性通缩趋势,关键不在去库存,而在解决产能过剩。而解决产能过剩,不能光靠企业自觉。因为只要少数企业主动地压缩产能,更多的企业反而会觉得是好机会,会增加产能。因此,压缩淘汰落后和多余产能,必须靠中央和各级政府下决心。

  文章指出,地方政府要不保严重过剩产能行业的投资基建等项目,发改委要坚决明确地公示社会,未来一段时间不会再审批那些已经严重产能过剩的建设项目(不能再鼓励“吻增长”了);货币管理当局要适度地放松货币政策,但重点不在支持产能扩张,而在刺激终端需求,要适度增加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危机行业和企业的贷款量;资本市场管理部门则要有意识地刺激股市上涨,以提振整个市场对未来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信心。

  总之,凡是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的投资项目,建设项目都要继续大力支持,包括对商品房建设、保障房建设、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以及相关的物流业等,而对有可能继续加剧产能过剩的建设项目一定不能支持,包括IPO都要暂停。

  下决心抑制产能扩张,短期会伤及GDP,很可能使产能过剩的连带问题提早暴露,导致数据上的经济下行,包括增加失业率,这几乎是肯定的,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实际上,它却是很多地方政府难下决心抑制产能淘汰产能的原因,也成为企业普遍不愿意首先压缩产能的借口。

  很多企业明明知道其产品已经没有市场,或者难以赚取利润,仍然在生产,甚至准备扩大产能。这是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表现。实体经济泡沫化严重,但仍然没有人自觉挤泡沫,企业家们认为,如果停产,工人怎么办?市场怎么看?银行催债怎么办?如果不持续地扩大产能,很可能别人趁机扩大,各个企业都想在未来独占鳌头,这很可能是中国工业产能已经过剩却一直难被抑制住,相反却可能继续扩张的关键点。

  压缩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产能不能只靠企业自觉,当前也不能完全靠市场自我调节那样很可能使问题更严重,结构性通缩有可能演变为真正的通缩。

  解决产能过剩,国家要给政策,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行业协会要积极配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