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上海应建设怎样的经济中心 | |
http://www.CRNTT.com 2013-04-26 08:20:01 |
在发展总部经济时,同样不可忽视上海本地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比如上海华谊集团把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国内更有资源、更有效益的地方,而把研发管理总部和销售总部留在上海。这样的做法值得支持和肯定。除了吸引国内不同地区的企业在上海建立总部(据报道,江浙地区已有一些企业把总部迁往上海,生产基地留在原地),同时更要重点吸引央企在上海建立总部(研发总部、销售总部,或者区域管理总部等)。据悉,目前浦东的前滩地区已预留位置吸引央企总部入驻。这表明上海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已有考虑和部署。下一阶段就是要加大力度,把有关工作认真做细做好。 上海产业发展比较理想的空间布局应当是,中心城区和浦东某些区域成为企业总部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中心城区的扩展区和郊区则成为先进制造业组团式发展的集聚地,而长三角的制造业则对上海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支撑。这种区域分工和错位有序发展,体现了长三角制造业与上海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之间的一种共生状态。 据报道,2012年上海全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投资性公司25家、研发中心17家,三者累计突破1000家,标志着上海总部经济发展步入“千时代”。只有更多的企业在上海建立总部,才会产生经济学意义上的集聚效应,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才会更加凸显,上海的经济活力才会持续保持。 打造国际产业研发与创新创业中心 文章指出,一个地区经济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有强大的产业研发和创新创业活动来支撑。建议今后上海市应该把国际产业研发和创新创业中心建设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当然,产业研发和创新创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但为了突出和加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有必要单独提出来进行强调。 上海不仅具有很强的科技教育文化优势资源,而且产业辐射和带动力明显(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年6月5日发布的上海科技创新实力调查报告,上海的191家科研机构和66所高等学校所创造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造成了“科学创新实力很强,技术创新实力不足,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的局面。而在深圳,许多研究院所采用“民办官助”、“国有新制”、“企业内设”的创新运作模式,实现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成功形成了一套既遵循创新规律又符合市场环境的“深圳模式”。 与深圳相比,上海的产业研发和创新创业水平和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从上海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来看,无论未来新的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走势如何,上海都应成为国际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领域的“中枢型”城市,就是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研发和创新创业中心,也就是研发、销售“两头在沪”,制造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是实现创新。创新的三要素为思想、研发和融资,分别对应高校、企业和投资机构。三者之间的密切交流与频繁互动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上海恰好具备这样的基本条件。今后的关键是如何改善环境和创造条件来加强和促进三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一点上海可以向大洋彼岸的硅谷学习。 上海要打造国际产业研发和创新创业中心,要特别注意建立研发链、产业链、市场链贯通的完整的创新链。研发的起始阶段就注重研发链(基础、技术、推广)、产业链(产品、小试、中试、产业)和市场链(商品、流通、销售、服务)的衔接,紧紧瞄准目标市场和用户需求,进行系统集成。这样的创新链才会有柔性、韧性和弹性,也才会具有持续的活力。 打造国际产业研发和创新创业中心需要一定的科技支撑,建议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在短时间内尽快聚集各种精华要素和优势资源,建立起类似于“斯坦福大学-硅谷”的产学研互动模式,力争在二十年左右或稍长一段时间内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从而一举成为世界顶级科教中心,进而牢牢掌控全球高端科技和产业研发的主导权。 抢抓机遇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初见端倪,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也初步显现,上海如何把握这一“机会窗口”和利用好中央赋予上海的“先行先试”政策,是摆在新一届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道庄严考题。 上海要建设“四个中心”,核心和龙头是国际经济中心。国际经济中心的关键是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国际产业研发与创新创业中心。只有这三个方面能够做实做好,再加上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三个中心,才是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经济中心。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