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新时期的反贫困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4-06-16 10:56:55  


云南山里的孩子在简陋的教室上课
  中评社北京6月16日讯/在过去30多年间,中国在反贫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世界所公认,全球深度贫困人口的减少主要体现在中国深度贫困人口的减少上,这无疑是中国发展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但贫困问题仍然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客观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

  新时期的贫困问题具有显着特点

  光明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文章分析,1.绝对贫困现象在绝对减少,而相对贫困现象在相对上升,贫困人口总量仍然规模庞大。

  根据2011年国家确定的人均年收入2300元人民币(相当于人均日收入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全国还有近10%的人口生活在这一贫困线下;如果按照世界银行人均日收入2美元的贫困线标准计算,则还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这一贫困线下;这些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城乡居民,虽然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因收入偏低仍然可能陷入相对贫困状态而难以自拔。因此,新时期的反贫困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2.因改革带来的新增贫困人口现象在绝对减少,而贫困人口的代际传递现象却在相对上升,两极分化的社会风险在不断积累。

  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失衡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收入分配领域与一些制度安排存在着权益不公与失范,当今社会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现象,一些城乡低收入家庭在教育、就业、收入、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已经出现,这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的贫困现象,也是急切需要采取有效行动来加以解决的问题。否则,整个社会就会走向两极分化,这不仅将撕裂不同社会阶层的关系,而且将难以避免贫富之间的尖锐对抗。

  3.一般意义上的县域贫困现象在不断缩减,而集中连片的区域贫困问题依然很深刻,要真正解决绝非易事。

  在一些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中,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支撑乏力、公共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乏。即使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因为当地财政困难,其受助人口的贫困深刻程度虽然明显高于其他一般贫困地区,但获得的低保援助却非常有限。因此,中央确立重点推进14个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战略是非常正确的政策取向,也是有针对性的,但要真正解决起来亦非易事,因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