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 |
中评社台北论坛:未来两岸如何发展 | |
http://www.CRNTT.com 2012-01-13 00:29:52 |
张五岳:台湾要有新思维 就台湾的民主化与两岸关系发展来说,1987年是重要关键转折年。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开启台湾民主政治、政党政治的发展;1987年也开启两岸之间的探亲与交流,历经24年,我们看到两岸关系逐步走向和解与对话。但是台湾朝野从2004年大选以来,却走向对抗、对立与分裂。一个和解或和平的两岸关系,却是一个朝野对峙、对立、分裂的台湾,我觉得这不是台湾民主政治的常态。我们也希望这样的议题在此次大选结束之后,能够有一些新的思维与改变。这是我提的第一个初步的看法。 第二个部分,选后的两岸关系不外乎几种程度:一是严峻;二是冷和,是低度的和平;三是发展;四是热络。不论谁选上,都不外乎这四种可能的情况。面对这四种情况,朝野都应该务实面对这四种可能。 第三个部分,我们常常看到,台湾的政党政治、民主政治,选后要关心的有几点:第一,2012年国际经济环境没有让人感到任何乐观期待的理由,所以我相信国际情势是严峻与挑战,这是必然的。第二,中国大陆在国际经济中的角色逐渐加重;花旗银行也提到2011年与2012年,大陆方面的经济成长率对世界的贡献约为28%到30%。因此不管谁选上,选举结果如何,有两个部分相当重要:一是,台海能不能维持政治上的和平稳定?二是,两岸经贸能否正常循序渐进开展?这两方面对台湾总体竞争力、企业活力、民众的薪资所得与就业机会的增加,都有高度正相关。 第四个部分,如果超出党派之私,大家必须面对到底台湾民主、政党与选举,是我们在两岸互动当中的资产?还是负债、对抗的宿命结论?综观此次大选双英在两岸议题上最针锋相对莫过于,一方强调以"宪法"为本主张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另一方则高举透过民主决策机制形成“台湾共识”。抛开选战的策略考量,这两种主张主要涉及两个不同层面的"课题。一个是在两岸互动与谈判协商中台湾所应秉持的宪法与法律依据究竟为何?且两岸两会在协商中让双方各自容忍的底限与政治谅解是否存在?另个所探讨的是在多元开放朝野对抗的台湾政党中,在两岸协商时台湾朝野是否应建立对话管道,以凝聚台湾内部基本的共识。事实上,不论选举的结果如何?两岸关系的发展不难预见。未来马“总统”如果连任,在得票率降低、立院席次减少、两岸协商议题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若不致力于台湾内部的沟通对话,必难有所作为。若是蔡英文当选,若不认同“九二共识”,在朝野互信脆弱国族认同分歧的情况下,能否快速透过朝野沟通凝聚出“台湾共识”?北京又是否接受以此共识取代“九二共识”,更攸关到两岸的协商对话与涉及公权力事项的交流与合作。凡此,都是朝野亟需未雨绸缪的课题。最后,不管选举结果如何,大家都看到台湾未来面对的各项挑战将更加严峻,自从1987年台湾开始大力推动政治民主以来,短短的24年不仅历经了四次“总统”大选,更经过两次政党轮替与政权和平转移。这种民主的深化与国际同步接轨甚而超前的成就,确实让台湾在国际上引以为傲。但相较于政治的民主化的成就,反观近十多年来经济上的自由化与主要产业的竞争力,却是跟国际逐步脱轨,产业的竞争力日益滑落,各种“惨业”不断的浮现。是以,两岸政治的和平、经贸发展与社会交流,都是不论选举结果亟需面对的课题。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