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复杂的两岸关系中,集中表现该时期两岸关系最本质特点,并且对两岸关系各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一组关系。准确把握这一主要矛盾,是深刻认识该历史时期两岸关系及其各方面的关键,对于推动两岸关系朝向中国统一的目标发展,有决定性意义。笔者在今年2月号的《中国评论》月刊发表文章《进入深水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及其前景》。在该文中笔者提出,“从1949年台湾问题出现直到现在,甚至到完全实现祖国统一之时,广义的促统与拒统矛盾,始终是两岸关系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受各种不同因素影响,形成了各时期不同的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笔者还提出,“1949年到1978年的三十年,解放台湾和抗拒解放台湾,是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1979年到2008年4月的三十年,反独促统与推动台独,是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促统与保持两岸关系现状,成为了进程进入深水区后的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在经历了今年三、四月发生的反服贸行动,以及蔡英文再度出任民进党主席等台湾岛内政局变化之后,笔者的上述认识进一步深化:第一,2008年5月到2012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起步阶段,大力改善两岸关系与反对改善两岸关系,是这一时期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第二,深水区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促统与和平拒统的矛盾。近年来,台湾岛内在不长时间内,就形成了强调两岸关系“保持现状”的明显动向:马英九当局在继续推进两岸经贸关系、人员往来的同时,对改善两岸政治关系基本止步,并且日益强调“中华民国”独立的“主权国家”地位;民进党在明确坚持“台独”立场的同时,做出了愿与大陆进行交流、改善关系的姿态。这些动向在深层次,都有着明确的“拒统”指向,而不只是简单地“保持两岸关系现状”。因为在两岸经贸关系、人员交往基本常态化、两岸实现统一的前景日趋明朗的形势下,强调“保持两岸关系现状”,实际上就是企图中止两岸关系深入发展,不仅阻挠两岸政治关系发展,而且阻挠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化,包括反对通过服贸协议、阻挠建立两岸自贸区等。实际上,就是企图以此阻挡统一的实现。台湾的“拒统”指向,不是进入深水区后突然发生、发展的,而是一贯存在于两岸关系之中,即使在2008年5月之后的两岸关系重大改善时期,也始终存在。在这一时期,民进党的“逢中必反”有最充分表现,对于两岸发展经贸关系、人员交往的每项措施无一不反,而其出发点无一不是这些措施将最终促进两岸统一,即民进党不仅反对这些措施本身,更抗拒这些措施将促进的两岸统一前景;马英九当局则在坚持改善两岸关系的同时,一直强调“不统、不独、不武”的立场。进入深水区后,民进党虽然做出愿与大陆交流、改善关系的姿态,但其“拒统”立场,继续坚持而没有任何改变;马英九当局则更加强调其“不统”立场。所以,“拒统”必然成为台湾基本的政策指向。但必须看到,深水区的台湾“拒统”,已完全不可能是“武力拒统”、“台独拒统”,而只能是“和平拒统”,即在不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继续保持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的前提下,坚持抵制、阻挠两岸统一的推进,从而在深水区形成促统与和平拒统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