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时代呼唤大编辑

http://www.CRNTT.com   2009-01-04 09:37:34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大编辑”
  中评社北京1月4日电/《人民日报》今天登出刘伟见的文章:“时代呼唤大编辑”。文章表示,回顾中外历史,但凡文化出现高度发展与繁荣,必也是大编辑辈出的时候。文章内容如下:

  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文化,与其说是开风气之先者,毋宁说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与西方文化的开创者。孔子,删《诗经》、作《春秋》,序《周易》,同样也是当时传统文化的最大的总结者、传承者与开创者,尽管他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些大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大编辑。

  大编辑总是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促进者。所谓大编辑者,是有别于普通编辑、高级编辑的。普通编辑,可以校文字之对错、查语句之是非,顺逻辑之关联。高一个层级的编辑,在文字上超越了仅仅纠错的范围,上升到文字之妙用,如古人所称“一字师”。当年臧克家先生改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雪》。“原驰腊象”将“蜡”改成“腊”,深得嘉许。高级编辑不止于在文字之妙用,其对篇章之结构、气韵,应当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达到能从文品观人品的境界。

  而所谓大编辑,则是开宗风,导风潮,育才俊,还要“自开风气不为师”。他一定是站在一定的历史文化的高度,对时代精神的培育、时代价值的构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五四”以来,如早期的陈独秀、李大钊办《新青年》,毛泽东办《湘江评论》,以及后来的邹韬奋、王云五等,对于新文化之甄别引进、国故文化之批判传承,功莫大焉。

  我以为,大编辑的产生在目前时机已经成熟。首先,大编辑的产生需要大时代的契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大编辑的良好机遇。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与手握文化权力的编辑也是大相攸关的。在改革开放30年、建国近60年中,涌现出了像黄涛这样的优秀编辑代表。在新的历史契机上,需要编辑继往开来,催生和培育更多能代表时代精神的作品。任何时代的辉煌,最终都会体现到文化价值的衡量上,文化成功是一个时代价值的最高体现。而大编辑对于文化的生产,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当年,鲁迅的文章经瞿秋白编辑后,遂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佳话。所以对一个文化工作者而言,应当抓住这个时代的契机,成为一个时代文化的建构者。

  其次,大编辑的成就需要大事素材。很多伟大的作品与大事有着天然的联系。而大事的出现,既考验我们的民族智慧,也给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转向、价值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2008年为例,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编辑的大事素材很多。年初50年未遇的大冰雪灾害,在广大军民同心协力下,保证了全国人民在冰雪中过一个温暖年、平安年。这一笔精神财富还未及深入总结,又发生了“藏独”冲击奥运火炬传递。西藏历史被严重歪曲,历史真相亟须澄清,也使我们对自己的国际形象定位有所观照。紧接着的汶川大地震,更是涌现出了无数的感人事迹,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大灾之后,奥运会成功举办了,这大大地振奋了民族的士气。百年中国,从来也没有受到过如此的聚焦与赞誉。而随之而来的三鹿奶粉事件,又引起我们关于企业责任的思考与追问。年底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共度时艰的自信心。这一系列的大事处理与应对,是我们时代的精神财富,也是编辑的最好素材。

  最后,民族复兴呼唤大编辑为民族价值观科学建构作出贡献。古言多难兴邦,是指一个民族历经磨难、坚强不屈,从而愈挫愈奋,凝聚成一股伟大的力量来促进民族的复兴。如果说大灾害的发生是一部最生动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人道主义的素材的话,那么编辑,则是要通过自己的双手与智慧把这些素材转换成不朽的文字与作品。当前,科学发展观的倡行,对我们形成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反省机制与校正机制,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编辑作为文化产品的关键环节,对于新时期民族价值观的科学建构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时代呼唤着大编辑的出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