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大陆传产台商如何化危机为转机

http://www.CRNTT.com   2009-11-28 08:55:27  


 
       二、各类台商、冲击不同 

  自1987年前后,政府开放探亲,企业藉此西进,迄今已有20余年历史。回顾过往的20余年间,虽可见几波潮流起伏,包括90年代上半的传统产业外移珠三角,90年代末期2000年初期的IT产业布局长三角,以及2000年晚期的食品业台商崛起等。若根据其西进的模式,尤其目前所处的危机来看,大陆台商其实可以区分为三大类。其一是“传产台商”、其次是“科技台商”、最后是“内销台商”。前两种基本模式类似,均在利用对岸丰富廉价的生产要素,维系台商的出口竞争力,继续占有或扩大国际市场。但这样的西进模式,到了2007年左右,因为整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科技台商”尚能维持不坠,但“传产台商”却必须进行彻底的调整,否则无以适应内外形势。“内销台商”的经营,近年表现一支独秀 — 诸如康师傅、统一、旺旺等企业 — 不但品牌家喻户晓,更是股票获利的保证。而且就经营策略而言,确有传产台商可资取法处,有鉴于此,本文将自上述三类台商的经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传产台商提出建议。 

  在深入分析之前,先就三类台商的基本经营模式进行勾勒。首先,所谓“传产台商”,规模上多数为中小企业,特质上大多属劳力密集,经营者则多为黑手起家(技工转老板),市场上则直接间接都是出口导向。这类传产台商外移的时间多为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中期,地点则以广东的东莞、深圳、中山附近为多,福建、江浙也有分布。其次则为“科技台商”,规模上多为中大型产业,特质上仍依赖廉价劳力,但相对依赖技术或资本优势,经营者则多为专业技术或经理人员,市场上则直接间接仍属出口导向。这类科技台商外移的时间多为90年代中期之后,地点则以长三角为中心,昆山为代表,其他如广东等地也有分布。最后则为“内销台商”。其规模上有大有小,特质上兼顾廉价劳力与资金技术,但最关键的优势在品牌经营,领导企业者也多为专业技术或经理人员,市场上则转以内销为主。这类科技台商外移的时间有早有晚,地点分布则广及全中国大陆的一、二线城市,不论生产基地为何,各城市都广设分销据点。 

  根据我们对于“内销台商”的分析,其经营上大概有几项特点,或许可以为传产台商所参考。首先,“锁定内销、贴近本土”。此类台商都不特别标举自身的外来形象,反而用心贴近市场,关心民众需求,盼与中国大陆市场一起成长。其次,“投注资源、经营品牌”。此类企业多重视品牌形象,争取消费者认同。再其次为“强调通路、策略结盟”。此类企业多积极从事行销通路的构建,若一时之间无法构建自身通路,则往往与当地企业进行结盟。最后,“政商人脉、政策风向”。这类企业通常会努力经营政商关系,常能在政策变化之初,便能掌握政策动向,及时提出因应的办法,甚至可以适时反映,游说政策的调整。由于具备上述的优势,“内销台商”才能利用“中国崛起”的势头,逐渐窜起壮大,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