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范曾“流水线作画”风波调查

http://www.CRNTT.com   2011-01-27 14:02:23  


2010年11月20日,范曾在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讯/画家范曾起诉《文汇报》及作者一案再起波折。

  2011年1月4日,郭庆祥接到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范曾诉郭庆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损害名誉侵权案1月12日的开庭传票,案件号为2011年度民字号第53号。但被告对原告的起诉提起管辖权异议,案件延期开庭。

范曾与郭庆祥的字画交易

  案件的焦点,渐渐聚焦在范曾与郭庆祥两个人身上。在业内,范曾是知名画家,而郭庆祥是知名收藏家,彼此曾有过巨额字画交易。关于两人的交往,郭庆祥告诉时代周报:“1995年,荣宝斋业务经理米景阳找到我,称他的好友范曾在法国购买了一处房产,因没钱支付房款了,请我帮忙购买范曾200张画,价格为人民币4000元/平方尺,每张为3平方尺,单价每张为人民币12000元。当时我给了米景阳一个面子,订购了范曾200幅中国画、100幅书法(书法每幅1000元)。事情定下后一个月左右,范曾就画完了100幅作品,并已装裱完毕。我感觉,一个画家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画完这么多作品?并已装裱好?我就抱着疑问到了范曾在北京的画室,来看他后100幅的作品。结果到其画室一看,很多3平方尺的宣纸都用吸铁石整齐地吸在画墙上,‘老子出关’、‘钟馗’、‘达摩’等题材几乎和前100幅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这几个人物造型来回组合。就连他的书法,我发现也是像商标一样,如同设计出来的文字,根本就没有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情感,和艺术也就没有任何关系。同时认为他的社会名气和他的画作水平也根本不相符,他并没有如他自己宣传那样的艺术成就。”

  郭庆祥了解那批画的内容和制作过程后,认为作品题材重复过多,曾叫负责购画事宜的赵刚拿了其中数十幅作品要求范曾换一些新的题材。1997年,荣宝斋拍卖行在大连博览大酒店搞了一次拍卖活动,郭庆祥委托该酒店画廊经理刘向利在拍卖会现场门口,搞了一次范曾作品寄卖,想通过拍卖会上的客人卖出去。郭庆祥说:“当时这200幅画标了两个价格,一个是批发价3万元/张,另一个是零售价5万元/张,都有价格标签。当时荣宝斋负责人左安平还问:范曾的画怎么这么多?怎么像在卖货品?是真的吗?并找来另外几个拍卖会上的老先生,结果一看全部是真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