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台湾社会本土化推动蓝绿政治板块位移

http://www.CRNTT.com   2011-02-28 00:57:31  


 
  (二)在本土化转型中理性的政策辩论难以抵挡对“本土价值”的道德追求

  台湾社会的本土化转型仍在持续之中,“本土意识”作为“道德政策”在每次的选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选举的实际情况观察,此次五都选举的选战过程中看不到理性的辩论,看不到政见的论证,最根本的原因乃是两岸政策、经济政策等多数理性政策都是“利益分配政策”,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难以与“本土意识”等“道德政策”相抗衡。台南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助理教授吴宗宪撰文指出,“根据Meier及Mooney等学者的看法,‘利益分配政策’与相对立的道德政策不同的是,道德政策是‘政策倡议联盟将该议题视为道德或罪恶,并且以道德诉求来倡议该政策’,正因为道德政策所涉及的是每个人‘最核心的价值’判断,因此当选民遭遇这类议题时立场格外坚持”(注7)。而且“道德政策”专业性较低,公民容易参与并表达意见,故媒体也乐于报导这类简单但具高度敏感性的政策议题。因此诸如族群认同、政府廉能、贫富差距等问题,格外容易引起民众的关注。

  两岸关系的和解,ECFA的签订,对台湾带来了莫大的商机。在这次五都选举中,国民党以ECFA、花博此类的专业性较高的利益分配议题作为主轴,然而,因为这类政策非属道德政策议题,自然无法吸引媒体及选民的注意。另一方面空心菜议题引导的是台北市贪污问题、郑弘仪粗口事件引导的是陆生台生族群资源分配问题,反而容易引起选民关注,自然成为选战焦点。

  (三)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台湾民众希望通过支持民进党来维护台湾的主体性

  在台湾社会本土化转型的过程中,台湾“主体意识”逐步成型。台湾民众面对大陆,一方面希望两岸关系和平与稳定,另一方面也希望保持台湾的主体性。因此,针对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特别是ECFA签署后,两岸经济关系的密切使得有些台湾民众感到不适应。因为经济因素确实会改变一些民众的认同,使他们放弃民进党走向中间,甚至转向支持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但是,两岸社会之间的差距会使另一些台湾中间选民,甚至蓝营民众因为对中国大陆怀有疑虑,对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感到不适应,担心两岸关系的发展危及台湾的主体性而选择支持民进党。这次民进党在南部两市选票大幅提升客观反映了南部民众对两岸关系快速发展的担忧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