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杀人院士”是如何诞生的?

http://www.CRNTT.com   2011-12-10 09:47:34  


 
现行增选制度也帮助他得以入选 
 
  制度之弊:“连选3次”因纵容而生

  在论文数据库中搜寻谢剑平的论文,可以发现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载于相关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主要在2009年之前。

  而且在2007、08几年间,谢已经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2011年,除了系统自封的“烟草行业学科带头人”,并未见其有何特别的学术造诣。(虽然2010年时谢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研究是从2005年开始的,此前亦数次获得过此奖项)

  2005年时,方舟子就曾对这类现象有过质疑——“不少新一届的当选院士是‘回炉’候选人,前一届竞选过了没选上,难道两年的时间就足以使其学术成就有了大的改观?恐怕是因为这一届没了竞争对手才选上的。”

  谢剑平的学术能力是否达到了工程院院士的标准,我们并不清楚,但目前这个纵容“滥竽充数”的增选制度,的确帮了他的忙。

  例如在部分实行定员制度的外国科学院中,新成员的产生只能在出现空额(老成员去世或退休)之后进行,怎么可能给你“连选3次”的机会呢?
 
  疑点:地方政府部门是否存在“暗中助力”?

  院士,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对地方省市来说,院士已成为一种“资源”。

  何祚庥(中科院院士)坦言,每逢两院院士增选期间,拉票“很厉害”,最突出是院士候选人所在单位、所在地区的领导亲自拉票,上门拜访、“写条子”等方法用尽,甚至某地方领导给参加评选的院士打招呼,说该地区是落后地区,要求他们照顾,为本地区争取名额……

  而谢剑平所在的河南省也未尝没有在院士竞选中的“暗中助力”,河南省有一个“中原学者”的评选,其主旨就是“争取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尽快尽多地培养出院士等高层次领军人才”。

  要知道,谢剑平是2010年成为中原学者的,而此次与他一同入选院士的喻树迅,是在2009年成为中原学者的,和谢剑平类似,喻树迅也曾于2007年时竞选院士未成。再往前看,郑州大学的申长雨早在2003年时就竞选工程院院士未成,在2007年成为中原学者后,2009年竞选中科院院士成功。

  这些例子,真的只是某种巧合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