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一个社会主义者对苏联灭亡根源的解读

http://www.CRNTT.com   2013-03-02 08:53:32  


 
  莫德罗把“未能建立社会主义自己特有的生产关系新模式”、“苏联的政治制度已经变形”(160页)看成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这种看法符合苏联的实际。苏联的生产关系不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由政治体制决定的。“斯大林主义的宗教裁判毫不留情地捍卫它所宣扬的学说的纯洁性。虽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其严酷程度有所减轻,但有一点没有变化,中央不仅垄断了人们的思想,而且掌握着特权,采取惩处和压制措施。这种体制压制了个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带来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与腐败,造成了民众与政权的分离,不可能持久。

  苏共所建立的政治体制,最核心的是领袖至上和个人崇拜,这与现代民主政治背道而驰,也与马克思主义相悖。苏共一方面宣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一方面又把领袖神化。斯大林为了确立自己至高无上的领袖地位,先神化了列宁,再把自己说成是列宁的接班人和最好的学生。“一方面,斯大林歪曲社会主义到了令人无法相信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又发现和继承了从列宁开始的社会主义的一些天生的不足。例如,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却丧失了民主这个核心,导致管理上的独裁和专制主义,从而产生个人崇拜。”(19页)“这种‘民主集中制’能保障一个领导人凌驾于全党之上。”(12页)由于民主集中制实际上抽掉了民主的内容,只剩下了集中,严重窒息了社会,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没有民主机制,正是苏联模式崩溃的一个主要原因”(11页)。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早就应该改革,赫鲁晓夫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首倡者,对此,莫德罗表示肯定,他在书中说:“由于赫鲁晓夫勇敢地站出来谴责斯大林及其社会主义的错误,所以一举成名,确立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然而,有些教条主义者却罔顾事实,认为社会主义的崩溃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在我看来,他对个人崇拜的批判是成功的,从而结束了‘对人的神化’。”(12页)赫鲁晓夫完全接受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念,因而,他的改革并没有触及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根本,赫鲁晓夫“没有使苏联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历史的遗憾,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焕发生机的良机。

  赫鲁晓夫没有根本触动斯大林模式,为勃列日涅夫时期重新斯大林化提供了机会。“尽管勃列日涅夫时期没有发生像斯大林年代那样的大规模镇压,但类似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蔓延到各个领域。一切社会决议(包括经济管理)由中央集权,生活完全官僚主义化,公民实际上像农奴一样受到监控,党和国家领导人像在封建社会一样受到顶礼膜拜。”(20页)苏联僵化的模式严重脱离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苏联逐渐衰落,这种衰落以加速度的方式进行,到八十年代初随着三位年高体弱的最高统治者相继离去,苏联的危机已很严重,这种模式不进行改革,其失败的命运是“注定”。

  莫德罗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他否认有人说的“戈尔巴乔夫从一开始就想葬送社会主义”,也不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西方推出来的代理人,他认为戈尔巴乔夫赢得了升迁的机会,最大的优势在于年轻。“戈尔巴乔夫是一九八五年由苏共中央民主选举出来的。他上台时没有发动政变,没有使用阴谋诡计拉拢多数,强行控制党的机关。苏联共产党把他推上宝座,是因为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实现领导干部的年轻化。他接受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发展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并非另有图谋,尽管后来他说了一些相反的话。”(136页)戈尔巴乔夫开始登上最高权力的宝座时,像以往的苏共总书记们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他面临的问题更多。“戈尔巴乔夫于一九八五年登上权力的宝座,他应该改变现状,实现变革。对社会主义进行彻底变革的时刻终于到来,现在就应该开始。”(13页)需要进行改革的并非只是苏联,实际上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改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依靠西方几十亿的外债勉强维持国家的经济。这种状况不是阶级敌人(尽管阶级敌人一直在给我们的生存制造困难)造成的,而主要是一种错误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治理念造成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类似的问题。”(11页)正因为苏联进行了改革,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可能进行改革。

  “以往几十年的经验证明,变革只有从中央政权开始,才能取得成效。边缘地区和外围组织进行的所有振兴努力和民主化措施,都被莫斯科制止或扼杀在萌芽状态。苏联是领导力量,苏共是人类进步的先锋队,是它们确定了社会发展的进程、速度和方向。”(11页)可惜的是昂纳克拒绝改革,苏联的改革也没有成功,苏东的社会主义改革导致了制度的更迭,有些国家甚至退回到了原始资本主义。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积累的矛盾太多了,改革过迟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