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辩证施策化解混合性通缩压力

http://www.CRNTT.com   2015-05-04 08:20:43  


对于中国经济当前的通缩压力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不能简单地反通缩,也不必过于担忧通缩,进而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带来新的“政策后遗症”。
  中评社北京5月4日电/2012年以来,随着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连续37个月持续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逐步下行,关于中国宏观经济面临通缩风险的关注日益增强。然而,对通缩的判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必须找准其背后的成因,这既是研判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也是辩证施策的关键。

  当前中国通缩压力的表现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张茉楠、黄志龙文章介绍,1.一般意义上的“通缩”判定

  根据IMF对通缩定义:“通货紧缩是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GDP平减指数来衡量的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IMF定义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指总体价格水平,二是价格水平持续的下降。所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一般是指6个月以上(2个季度)的持续下降。理论上是指CPI 环比连续6个月以上处于负增长状态。

  但这种判定并不十分严谨,现实中至少两种情景的物价持续下降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通缩”:一类是高通货膨胀之后物价水平的正常回落不能视为通货紧缩。例如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危机期间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急剧攀升,而汇率稳定或回调之后物价绝对水平则出现下降的现象,不能视为通缩。另一类是由于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所造成的物价总水平下降,也不应视为通缩。

  2.“新常态”之下的“通缩”

  需要对通缩进行重新界定和区分,只有扣除由于普遍技术进步、要素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和交易成本下降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下降后,物价涨幅持续低于正常水平之下的现象才应视为“通缩”。

  具体而言,评判通缩状况一般将对应于潜在GDP增长率的物价水平变动率定义为正常物价水平变动率。在实际测算中,用趋势物价总水平变动率近似地代替正常的物价水平变动率。当实际物价水平变动高于趋势物价水平变动并超过一定时限,即认为通胀;当实际物价水平变动率低于趋势物价水平变动,认为通缩。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开始进入“换挡期”,以2013-2014年季度GDP平减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物价总水平趋势变动率,当前中国物价总水平趋势变动率大致为1.58%。换言之,只要某一时期不同指标衡量的物价水平变动率高于这一变动率一定幅度时,就可以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低于这一变动率一定幅度时,就可以认为发生了通货紧缩。依据通缩成因一般可分为需求萎缩型通缩、供给冲击型通缩和和混合型通缩。

  中国通货缩压力与表现

  文章分析,1.全球通缩走势与表现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均不同程度遭遇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的“双下降”。根据IMF数据,1990-2013年之间,全球通胀率平均为11%,2014年预计为3.9%,其中发达经济体,1990-2013年间年均通胀率为2.3%,2014年仅为1.7%。今年1月份欧元区PPI为-3.4%,CPI为-0.3%,尽管欧洲央行采取大规模LTRO、负利率、资产购买计划、欧元大贬值的“组合拳”,但仍未能扭转乾坤。美国经济总体表现突出,但2015年1月PPI降至0%,核心CPI为0.2%。日本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也不尽如人意,CPI已连续八个月回落,扣除消费税影响后通胀水平也仅为1%左右。

  今年以来世界银行、IMF、联合国以及英国共识公司均下调对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与以及通胀增长预测。尽管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率仍较高,但世界经济总体而言面临通缩压力。根据英国共识公司预测,2015年全球CPI将比2014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将从2014年的1.6%降至0.7%,日本从2014年的2.7%降至2%,欧元区从2014年的0.4%下降为0.1%,亚太地区从2014年的2.7%降为2.2%,中国从2014年的2.0%降为1.8%。

  2.中国通缩走势及表现

  (1)CPI走势与表现。2013年以来,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持续走低。2014年全年同比累计涨幅为1.99%,低于上年CPI涨幅2.62%。从趋势上看,2014年5月以来,CPI涨幅持续下行,至2015年1月已回落至0.8%。扣除食品之后的CPI涨幅,在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更是下跌至0.83%和0.6%。以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物价总水平趋势变动率1.58%来衡量通货紧缩状况,CPI在2014年四季度正式步入通货紧缩,扣除食品价格的CPI,一直处于1.58%水平上下波动,并在2014年8月加速步入通货紧缩阶段。

  (2)PPI走势与表现。从PPI走势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自2012年2月始连续37个月负增长,打破了1997年通缩周期创下的31个月最长纪录。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在全球石油价格下挫的国际因素影响下,PPI出现加速下滑的趋势。根据最新公布数据,2015年2月PPI环比下降0.7%,同比更是下降4.8%,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导致PPI持续负增长的主要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下挫趋势并未停止,1月布伦特原油价格下降14.4%,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环比下降7%,主要城市钢铁价格钢坯下降9.5%,动力煤价格下降3%,都预示着PPI降幅不排除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

  (3)RPI走势与表现。衡量社会物价水平变动的另一重要指标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的涨幅。自2013年以来,RPI涨幅同样出现了波动下行的趋势,其中2014年下半年加速下行的趋势明显,2014年12月创下了近年来的最低涨幅0.36%。与中国物价总水平趋势变动率1.58%相比,2013-2014年两年内RPI指数涨幅有15个月在1.58%以下,9个月略高于1.58%,始终处于通货紧缩的边缘。

  当前通缩压力来自哪里

  文章认为,从当前中国通缩压力的构成原因看,既有需求冲击,也有供给冲击,其背后的传导机制较为复杂。

  1.“需求冲击”及其影响

  全球总需求不足是当前导致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行的重要原因。从外部环境看,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6年多时间,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一些国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

  同时,由于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3.1%和4%,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的水平,增量需求扩张有限。

  去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GDP增速也创下了1991年以来的新低,降至7.4%,第四季度降至7.3%,不论从GDP增速、投资规模、发用电量、外贸活跃度等实体经济指标,或是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量、利率水平等金融指标,还是PMI、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先行指标来看,中国宏观经济都处在 “双去”(去产能、去杠杆)叠加、“三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并存的状态。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制造业投资中占比最大的9个主要行业投资的累计增速均不同程度地下滑,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速的降幅都较大,对总需求产生抑制性作用。

  2.“负向供给冲击”及其影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产能过剩叠加需求显着下行,加剧了经济供需失衡的矛盾,导致产能利用率低下,主动去库存与被动补库存周期阶段异常漫长,对整体价格水平形成了较大的压制。此外,房地产市场“滞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下降,与房地产开工直接相关的制造业产业链主要有化工、非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等行业,涉及的制造业投资约6.3万亿,占比制造业总投资规模的43%,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产能过剩”,工业通缩压力较大。

  3.“正向供给冲击”及其影响

  能源效率的提高、页岩气革命、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开发以及环境标准的提升正在改变全球资源能源的供给结构。全球产业结构趋向低碳化,以新能源、环保、高附加值制造业、生产服务性制造业以及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将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初级矿产资源、基础大宗商品,以及化石能源需求会趋于减少,供需缺口加大,直接导致了全球价格总水平下降,这是全球资源能源格局变化带来的“正向供给冲击”同样对全球资源价格产生向下压力。

  世界银行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认为,自2011年初起,能源、金属矿产和农业原材料三项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几乎相同的下滑,降幅均超过35%。贵金属价格2014年下跌12%,国际原油价格自去年7月以来下跌幅度已经超过了50%。低油价促使全球工业产出加速增长。全球工业产出3个月平均增速在今年1 月份从去年8 月份的1.2%升至5.3%。瑞士信贷表示,美国工业产出增速将在1月份达到超过7%的峰值水平。

  石油价格下跌对中国进口成本下降以及“上游”价格下跌对产生一定影响。简单估算,油价下跌40%将给CPI和PPI带来约0.4和2个百分点的回落,但油价下跌增加中国贸易顺差,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中国钢铁、铜、铅、锌等金属消费量均占世界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其中相当多的原材料进口依存度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对降低中国工业品加工成本有利。201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9.3亿吨,平均品位按62%计算,全年进口铁矿石到岸价从价位看下跌47%,年进口均价下跌23.4%,即平均每吨比去年便宜29.2美元,全年进口铁矿石节省272亿美元。

  此外,“正向供给冲击”也来自于哪些不可忽新兴业态和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革命、电子商务以及流通业改革使得渠道被大大压缩,大大节约了流通费用,带来物流成本快速下降。另一方面,自2012年三季度起,服务业增速绝对值开始大于工业,二、三产业的结构性变化也将导致PPI走弱。

  总体而言,供给曲线相当于边际成本曲线,这种来自于供给侧的改善,降低了国民经济的生产总成本,并进一步推动物价总水平下降,具有产出扩张的经济特征,反而提升国民经济对“通缩”的承受力,对经济影响总体偏良性。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