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台湾选举性质变迁影响两岸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6-04-01 00:16:34  


 
  2008年当时在野的国民党极其风光,挟着批判民进党八年执政不力、道德瑕疵的优势,在七成六的投票率下,“总统”选举囊括五成八的近766万票,“立委”选举得票率过半,在113席更取得近七成二的81席优势。相对的,民进党“总统”选举只拿近四成二的544万余票,“立委”席次更只剩下不足二成四的27席。

  但在中央取得“总统”与“立院”完全执政的国民党,政府内部整合不良、听取民意管道不畅,未能实现当时竞选承诺,此后支持度一路下滑。虽然2009年的县市长、县市议员选举,由于国民党还有地方派系、基层组织等优势,尤其议员选举还能大幅领先民进党,可是民进党已开始走出谷底,县市长的得票率逐渐追上国民党。

  到了2010年的“直辖市长”、“直辖市”议员选举,普罗大众的生活所得与贫富差距感受不佳,而政府又无法提出有力政策并加以说服,因此国民党除了在地方动员有利的“直辖市”议员选举勉强获胜外,“直辖市长”选举的得票率已经落后民进党。

  虽然2012年的“总统”大选,国民党在民众对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不信任,加上中国大陆的台商大户力挺、美国军购与免签证等利多支持,维持执政地位;但在七成四的投票率下,“总统”选举减少到五成一的689万余票获胜,比2008年选举少了76万余票,“立委”选举得票率也不到五成,席次减少到五成七的64席,“维持性选举”已出现“偏离性选举”迹象。

  可是国民党未掌握选民再度给予“总统”、“立院”完全执政的契机,其推出符合市场机制的油电价格双涨、解决财务危机的退休年金改革等,但却又无力进行政策说服,不但造成更多民怨,连泛蓝群众都反感。加上爆发了青年投入的太阳花学运,引发大众更多对于执政绩效的关注,连同先前的都市更新与土地征收等居住正义、白衫军运动等抗争,所有造成贫富阶级对立、违反公平正义的帽子,全都被扣到国民党头上。

  这样的氛围反映在2014年的九合一大选,国民党除了地方性质强烈的县市议员选举还能领先外,“直辖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长的得票率皆大约平均落后6个百分点。不但失去泛蓝群众较多的台北市长席次,6个“直辖市长”只拿下1个新北市,16个一般县市长仅拿下5席;国民党在全部22席县市长的既有15席,此次减少9席;至于民进党则从6席大幅增加7席到13席。这样的结果,显示在重大政治事件与选民转移支持下,不只是“偏离性选举”,而且似乎走向“关键性选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