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国内外学者议安全外交 海洋争端是焦点

http://www.CRNTT.com   2016-07-03 00:05:22  


2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安全外交:领土冲突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评社 臧涵摄)
  中评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 臧涵)2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安全外交:领土冲突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丹麦、挪威、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著名学者,以及国内代表约150人参与了相关的讨论。

  与会学者认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中心地位遭到了一定挑战,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上升为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关切对象,但传统安全领域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尤其是一些国家间的领土争端依然是世界上一些地区冲突频繁、影响国家间关系和国际局势稳定的重要原因。而作为外交实施的重要手段,“安全外交”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以领土争端为核心议题的传统安全事务的良好治理,进而推动多元治理主体广泛参与的全球治理的持续深入。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围绕“从南海争端看传统领土主权与全球治理的关系”表示,恐怖主义是跨国界,它带来了全球治理的可能性,因为国界是模糊的。

  领海主权是同全球区域治理相矛盾的,因为领土治理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很难的。海上主权比陆上主权更加复杂,因为海上主权比较模糊,形成比较晚。海上主权不等它形成,就被联合国海洋法覆盖了。

  黄仁伟认为,海上主权不是一种权利,它关系到大国利益和地区机制。如果用陆上主权机制解决海上主权是不可能。他认为,原来中国的规则解决海上主权争端现在还可以用,但是需要将其进行发展,这个规则就是:界定主权、搁置争端、合作开发、共同治理。我们要将这个规则作为我们解决海上主权的出发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预测,未来美国领导人可能对全球治理不太重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