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智库:中华文明 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7-16 00:25:11  


 
  黄帝喜欢云,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这一偏好反映在当时各地器物上均开始流行云纹,并成为日后中华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从出土文物看,黄帝所在的新石器时期以勾云纹为主,商代青铜时期的器物常见云雷纹,此后历朝历代都使用云纹,但样式各有不同。

  “五帝”时代统治实行“家天下”。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并称“五帝”。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两个嫡子。五帝中,帝喾和尧是嫡长子系列,颛顼和舜是嫡次子系列。嫡长子玄嚣分封在长江中游,嫡次子昌意分封在长江上游(若水,即雅砻江)。

  由于黄帝长寿,两个嫡子均未能接班,继任者是孙子颛顼。此时天下太平,天子不再需要四处征战、居无定所。于是颛顼赴任后,开始在黄河中游建造统治中华大地各诸侯国及部落的帝都(有多种说法,例如河南巩义双榆树遗址)。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石峁古城。它是2021年美国考古学会期刊《考古》“过去十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唯一上榜的中国遗址。

  石峁城位于陕西榆林神木高家堡镇,面积至少425万平方米,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相当于6个故宫,是已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也是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经系统勘察和科学检测,确认兴建于约4300年前,正是颛顼与帝喾的统治时期。废弃时间约3800年前,即夏朝建立之后。

  这座古石城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皇城台相当于故宫太和殿,内城则相当于紫禁城,外城相当于北京城。这已经完全具备国家都城的基本形制。石峁古城的城内密集分布着宫殿建筑、房址、墓葬、祭坛、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遗迹。石峁城墙格局很像北京、西安古都的形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非常符合都城建设的特征。

  石峁古城以墙藏玉,6000余件,是中国文化中琼楼玉宇的神话来源。石峁玉器品式多样,有祭祀用的玉圭、玉璧、玉琮、玉刀等,也有生活和装饰用品,且制造工艺也已达到相当的水准。作坊区还出土了上万根由动物骨头打磨而成的骨针,其中最细的甚至达到了毫米级。石峁虽是出土玉器最多的古遗址,但周边并无玉矿,说明是石峁作为政治经济中心从外部输入的玉器。

  石峁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地区。颛顼在此建城就是为了方便统治游牧区与农耕区。在颛顼之后的帝位争夺战中,嫡次子系列的鲧(颛顼之子、黄帝的曾孙)失败了,最高权力被嫡长子系列的帝喾(颛顼之侄、黄帝的曾孙)获得。帝喾为确保权力稳定,并彰显地位的合法与正宗,没有居住在颛顼所建的石峁古城,而是选在黄帝曾经的办公场所——陶寺,并予以扩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