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 |
寻找张之洞:文革墓穴被挖尸骨命运多舛 | |
http://www.CRNTT.com 2009-01-04 11:07:48 |
张之洞70多年的人生,可以说是跟中国近代史共始终的。鸦片战争爆发时,他只有三岁,这场战争所引发的历史震动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早慧的他,15岁乡试第一,26岁殿试时得到慈禧的赏识,从三甲末名被提为“探花”。 张之洞真正名声大振是从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开始的,时任两广总督的他启用老将冯子材击败法国军队,那是清朝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的惟一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此后,这位曾经的“清流”健将修铁路、兴实业、办文教、练新军,日渐成为直追李鸿章的后期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主要代表。在他去世仅仅两年后,他极力维持的晚清帝国在武昌城头的枪声中轰然崩坍。 张之洞一生中有许多大手笔:他创建了汉阳铁厂,那是当时亚洲第一家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连毛泽东都曾经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他开办的汉阳枪炮厂,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是中国最大规模的陆军兵器制造中心。他主持制定的学堂章程结束了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他还是晚清留学生运动最重要的提倡者。他创建的湖北新军,成为辛亥武昌首义的发起者。他不仅是一个洋务的实践家,还是洋务运动最大的思想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核心观点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他“开新”不忘“卫道”。有人说,曾是一介书生的张之洞就像一个老中医,用中体西用的方子,医治着已经病入膏肓的晚清。 然而,无论从历史条件或是个人作为来看,张之洞都是典型的过渡型人物。他新旧纷呈、中西并列的所作所为,从建铁厂到《劝学篇》都备受争议。他在世时,便是如此。当时的《大公报》有报道称:“当张相国之抱病也,有惟恐其死者,有惟恐其不死者。”好大喜功、糜费挥霍、崇洋媚外、为人圆滑的指责声一直不绝于耳。张之洞去世之际,中国媒体已相当发达。于此山雨欲来、危机四伏之际,这位晚清的重要疆吏权臣及至士林领袖的离去自然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对其一生的得失功过,有赞叹,也不乏唾骂。这种分歧,明晰地反映在当时的报纸上。像《申报》称张之洞“固卓乎近数十年汉大臣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抑亦光绪朝三十四年有数之人物也。”《新闻报》认为“若与历代贤臣相比,张之洞不愧为诤臣、能臣、良臣。”甚至连《泰晤士报》对张之洞之死都有报道,肯定了张之洞的舍旧谋新,还着重赞誉了他的铁路政策。反对方的言辞更为锐利。比如与上海的《申报》地位相当的天津《大公报》批评他:“张相国一毫无宗旨,毫无政见,随波逐流,媚主以求荣之人也……相国之生平,恃以训勉全国者,惟在‘忠君’二字。”《民报》精卫的文章更称:“张之洞死,于清廷失一无足重轻之家奴,于汉族失一冥顽不灵之朽物,至不足齿数。” 张之洞留给后世的这份丰富而驳杂的遗产,注定了对他的争论不会很快消散。而生前身后的各种非议,也似乎预示了张之洞尸骨的命运多舛。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