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鲁迅与林文庆的冲突 | |
http://www.CRNTT.com 2009-01-06 11:02:56 |
在经济领域,仅一件事情即可使林文庆名垂后世。有一次,他偶然在植物园得到了几粒橡胶种子,立即洞察到这种植物的经济潜力,便决定试种、改良,在马来亚地区全面推广。橡胶至今仍是南洋取之不竭的富源,林文庆因此被陈嘉庚誉为“树胶种植之父”。 在科技方面,林文庆也是一位奇才。1892年,他取得了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内科荣誉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回新加坡行医,被患者颂为“药到春回,起死回生的再世华佗”。他更热衷于办教育,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收入,应陈嘉庚之聘主持厦大校务。学校经费支绌,他3次到东南亚劝捐,仅1935年就为厦门大学筹集了20多万元中国币。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他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双文化代表人物”。他不仅用英文撰写了《孔教大纲》,而且把《离骚》译成了英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当然,林文庆的性格有其复杂的一面。二战期间,他被日军威逼出任“华侨协会”会长,为侵略者筹集了5000多万“奉纳金”,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晚年的生活从此暗淡。但有研究者指出,他出此下策,也有“掩护华人安全”等考虑。他当时多次发表过支持中国抗战,拥护盟军抗击法西斯的言论,并在广播讲演中抨击过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鲁迅对林文庆的不满主要表现在“尊孔崇儒”与“压缩经费”这两方面。但笔者认为,正如同孔子学说经历了由原始儒学到宋代理学再到当代新儒学的演变过程一样,历代尊孔者的动机和出发点其实并不相同。林文庆祖籍福建海澄县,诞生于英属殖民地新加坡。他幼年读过四书五经,但主要接受的是正统的英文教育。当时的殖民当局为了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华人彼此“离心”,“归化”英国,当然会通过种种手段使他们疏离甚至摒弃中国文化。林文庆等人组织孔教会,办国语班,大力宣传儒家学说,正是为了唤醒流徙华人的民族意识。这是一场跟殖民者“归化政策”相对抗的“归顺运动”。所以,林文庆的“尊孔”跟企图维护或复辟封建帝制者的“尊孔”还是有区别的。鲁迅1927年1月2日致许广平信中说他讨厌林文庆,“总觉得他不像中国人,像英国人”,而新加坡民众却因为他鲜明的民族意识而称他为“义勇的华籍青年”,并尊他为“新加坡大佬”。 林文庆在厦门大学尊孔的主要表现,是想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儒家伦理观念的“君子”。为此,他不断向学生宣扬忠、孝、仁、爱的道德,要求学生要有自立的勇气、克己恕人的胸怀、坚忍不拔的意志,特别是要具有儒家的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他强调,牺牲自我,服务社会,这就是儒家的仁。1926年10月14日,鲁迅应林文庆之邀在厦大礼堂讲演,讲题为《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林文庆对“要做好事之徒”的观点大加赞赏。鲁迅认为他的观点跟林文庆的尊孔态度相冲突,林文庆却认为“做好事之徒”正符合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正符合陈嘉庚兴学的牺牲精神。今天看来,林文庆的办学理念虽然不大符合大革命时期摧枯拉朽、破旧立新的时代潮流,但他的具体主张也不是一无是处。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