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鲁迅与林文庆的冲突 | |
http://www.CRNTT.com 2009-01-06 11:02:56 |
1926年10月3日,林文庆在纪念孔子诞辰的集会上还发表过一次讲演,题为《孔子学说是否适用于今日》。他主要强调了三点:一、孔子学说,注重实际,并非徒以怪诞不经之说欺人。二、孔子道德,根本在“孝”之一字,由家庭渐次社会,再扩展到国家、天下,非徒托空言者可比。欧美各国提倡的博爱,也都是以家庭之爱为源泉。三、孔子时代的尊君,跟当时反对的帝国主义大不相同。儒家的政治主张,可以用“民为贵”一语概括,目的在促进世界于大同。以上三点,未尝不适用于今日。(讲演记录载《厦大周刊》158期) 笔者一贯反对夸大儒家学说的现实功能,但不能不承认林文庆的上述观点是他以学者身份对儒家思想进行的当代阐释,并不包含倒行逆施的政治图谋。 林文庆试图压缩国学院经费,引起原想有一番大作为的国学院教授鲁迅的反感,这完全可以理解。不过在林文庆一方确有他的苦衷。须知,厦门大学是侨商陈嘉庚出资兴办的一所民营学校。当时世界经济萧条,陈嘉庚的业务很不景气,他经营的橡胶价格经常浮动。时任厦大文科主任兼国学研究院总秘书的林语堂证实:“以前厦大陈嘉庚先生未曾正式成立基金,以至校务进行,以橡皮价格为转移。甚至半年之中,三裁预算……”(林语堂1954年3月27日致连瀛洲函)为了在经费支绌的困境中维持校务,林文庆捐出了他1927年在厦大的全年工资共6000元,又将新加坡兀兰51英亩土地的3/5捐赠厦大。临终前,他还口嘱将占地甚广的笔架山别墅捐赠给厦大。这些都充分证明林文庆当年调整厦大的经费预算是迫于无奈,并非营私利己。 从《两地书》看,鲁迅对厦大几乎没什么好印象,但却如实承认,“我的薪水不可谓不多”(1926年9月20日致许广平),又说“这里的学校当局”“出重资聘请教员”(1926年10月10日致许广平),可见学校在财务困境中对教师并不苛刻。更何况鲁迅对压缩国学院经费“提出了强硬之抗议之后”,“校长竟取消前议了”(1926年11月25日致许广平),这也可见林文庆的从善如流。 1926年底,中山大学邀请鲁迅担任文学系教授(后出任系主任兼教务主任),鲁迅于同年12月31日向厦大提出辞呈。林文庆不仅写信挽留,多次设宴饯行,而且还请他的秘书刘树杞再次出面慰留,并致聘书。虽然无效,也说明厦大校方为挽留鲁迅作出了很大努力。 可见,对于鲁迅跟林文庆80多年前的这场冲突,只有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客观持平的结论。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