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把增加农业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主攻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09-06-12 10:13:41  


增加农业投资是促进农业全面振兴与发展的关键
  中评社北京6月12日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重心在哪里? 经济参考报发表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周淑景文章表示,在于进行大规模、广领域的农业建设投资。应通过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和有效的农业金融服务,支持、引导农外资金大规模进入农业领域,增加对包括林业、天然草地和农田基本建设在内的农业建设投资,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新渠道,在迅速提高即期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及其消费支出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未来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及其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内需市场狭小、消费长期不足局面得以根本扭转。

      农民收入低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

  文章认为,拉动内需,扩大国内消费,宜从增加农业投资入手。因为中国现有人口中的绝大部分为农村居民,以土地和农业经营为其福利保障的第一手段。农业不发展、农民收入低,是中国内需规模小、市场启动难、消费长期不振的症结所在。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9.5亿农村居民的总纯收入仅相当于3.78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75.8%。从居民消费支出情况看,2007年,全国乡村人口合计的生活消费总支出仅相当于城镇人口生活消费总支出的84.5%不到;即使全部乡村人口生活消费支出加上其家庭经营的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也只是仅比城镇人口生活消费总支出高出21.6%不到。因此,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的关键是必须设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其消费支出能力。

  中国农村居民的现有收入来源:一是家庭农业经营收入;二是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形成的收入;三是外出务工的劳务收入。近几十年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中,虽然外出务工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形成的收入快速增加,2007年,两项收入合计已占到农村居民纯收入的57.5%,然而却幷未从根本上扭转农民相对收入持续走低的基本格局。1984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比例为1:1.84,到2008年已扩大到1:3.32。实际上,农民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农业,能够真正实现农民相对收入不断增加的根本途径,是农业的有效发展。目前农村居民相对收入走低的根本原因,乃是农业的极不发展,而非农村非农产业的欠发达和农村劳动力农外转移的不充分。

  应当指出的是,农业幷非如同传统经济学所认定的那样,是一个不具发展潜力、难以容纳更多就业从而已经过时的传统产业,而是一个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极具发展前景与潜力的产业。目前中国农业不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是农业经济活动过度倚重于耕地,对耕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和非耕地资源的大量闲置幷存,使农业增产潜力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是对农业自然资源的非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自然资本储备减少、生态失衡、环境恶化倾向不断加剧,制约农业的有效发展;三是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基本属于一种单一利用耕地以生产食品类产品和些许天然纤维为主的生计农业,单一化的产业产品选择阻碍农业规模的有效扩大;四是农业技术与农业模式过度“跟踪国外”的发展定式,缺乏有效传承本国农业传统技术及模式的前沿性、原创性研发成果等,农业发展缺乏科学与技术的有效支撑。正是这一落后、扭曲的农业发展方式,造成了中国农业的不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长期低下的困难局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